“嗯。我明白。”趙國海軍部長點點頭說到。齊國有齊國人自己的優勢,比如,他們的港口較多,他們的勞動力豐富,造船業有一定的規模。這樣的規模可以立即讓他們投入到生產當中去。
但相比之下,趙國海軍具有較大的優勢,這種優勢在於,技術,海軍是技術性的軍種,他們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大,所以在這方麵,他們更具有優勢,而齊國沒有海軍技術方麵的儲備,在這一點上,齊國海軍處於被動的局麵,考慮到他們對技術的需求,所以,齊國海軍選擇了和趙國海軍合作,通過這樣的合作,他認為,他們可以較為有效的解決他們目前在技術上的困難。這對他們來說,是有很大優勢的。
不過兩國海軍規模都比較小,還都剛剛起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合作,似乎是兩國方麵最好的反應了。
韓國,膠州,青城。碼頭區。
“長官,我真的不明白,我們自己可以建造這樣的船隻,為什麼要來韓國建造。”一名秦國海軍少校不解的說到。秦國海軍和韓國海軍處於愉快的合作期,韓國有大量的造船廠,他們生產船隻的速度以及規模都比較大,成本較為低廉,在技術方麵,他們正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術,他們已經可以生產鐵甲艦了。盡管周期相對的較長,但是,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可以大規模的建造了。在這方麵,他們的技術進步非常的可怕。這也是秦國海軍選擇和韓國海軍合作的原因之一。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成本更加的低廉,而且符合我們的要求,看看其他的國家的船隻生產標準,他們根本就不能符合我們的要求。楚國人生產的船隻還有很大的問題。他們的質量不能保證,你能使用這樣的船隻航行嗎?顯然不可能。”上校李雪說到。他是秦國海軍部的一名軍官,秦國海軍正在選擇北方的地區作為自己的出海港口,那裏的位置雖然偏,但卻十分的有利,因為安全性比較高。所以,秦國海軍部把大量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北方。
因為秦國經濟政策,以及軍費分配的緣故,一部分費用使用在了戰爭方麵,盡管國防部的賬麵顯示的是盈利,但是,國防部根本不會考慮把這些費用作為海軍擴建的費用,因為秦國還不能保持一支大規模的海軍作戰力量,那樣的話,會拖垮秦國的發展經濟。
無奈之下,秦國海軍的發展思路開始轉變,他們變成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他們開始積極的探險,探險也可以迅速的解決這樣的難題,他們可以通過探險來擴大海軍控製的範圍。而且各國都在積極的向西,向南擴張,而秦國可以另辟蹊徑,可以發展北方海域。所以,秦國的船隻需求都是一些探險船。
“不僅僅廉價,我們有這樣的需求,目前海軍部是沒有那樣多的經費支持我們擴軍備戰的。隻要一天不結束陸地上的戰爭,我們的情況一天都不會有很大的改變,明白嗎?”上校李雪說到。他是一名富有航海經驗的軍官,在海軍部的時候,他覺得很悶,很多事情他做起來都不開心,隻有航海才能解決他的苦悶,他覺得,探險也不錯,最起碼能夠知道很多他們不知道的地方。
“嗯。不過,長官,我認為還是打海戰還是比較有意思。”少校搖頭說到。
“嗬嗬,問題是當前沒有海戰可以打,韓國和齊國之間的海戰,在我看來,就是一場意外,齊國人純粹就是沒事找事幹,這個世界很大,我們需要不停的擴張,擴張,再擴張,很多地方都不知道,沒有必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那些事情上麵,我們應該積極的麵對這個世界。擴張,擴張讓很多事情都放在一邊。這是一個擴張的時代。”李雪說到。
“長官。”少校有些不明白。
“這個世界很大,很多資源可以從海外得到。韓國人已經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我想齊國楚國,燕國他們都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擴張讓他們無法開展,除非很多地方都占領了。他們不得采取一些行動進行競爭。這樣海戰才能打起來。明白嗎?”上校李雪這樣說到。
“好吧,長官,我明白了。這是一個擴張的時代。”少校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