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我們的部隊已經經過了簡單的整編,一些作戰的內容我們也訓練了。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上尉李定問道。因為他的突出表現。李左車決定把對方當成骨幹來進行培養。

“嗯,進行戰鬥。我已經遞交了申請報告,我想,我們很快就會進行一場作戰。”李左車說到。

“戰鬥?長官,這樣能行嗎?”李定擔心的問道。

“當然可以,不然的話,我們怎麼會參加這樣一場戰鬥,這是我們必須經過的一些事情。沒有戰鬥的軍隊是毫無戰鬥力的,我們應該明白這樣一種情況,所以,我們必須戰鬥。”李左車很輕鬆的說到。

“可是,長官,他們。他們有很多人連人也沒有殺過。”李定說到。

“這就對了。不經過戰鬥的軍人永遠不是好軍人。所以,他們必須進行戰鬥,殺人。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軍人,明白嗎?”李左車這樣說到。

“是,長官,我明白了。”李定點頭離開這裏去安排去了。說到去戰鬥,很多大宛士兵會感到激動,或者是緊張,畢竟,他們來這裏當兵靠的是一股血勇,但這股士氣一下子減低下去之後,他們局的,軍營的生活是枯燥的,無味的。可能會帶一些厭惡情緒當中來。李左車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參加戰鬥,時間已經不可能給他們更多的訓練來適應戰爭的生活和節奏了。他們必須學會一點,那就是戰鬥。盡管這樣做傷亡會很大,但這是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趙國,邯鄲,海軍部的技術部門。

“齊國要重建海軍,他們的技術指標也給了我們一份。”一名年輕的工程師對他的學徒說到。

“看來,我們趙國也要自己造船了。”學徒顯得很興奮。

“當然。不過我們首先是給齊國人造船。這種船的技術難度非常的大,首先是,船的材料發生的很大的變化,會使用鐵甲。而速度,不能低於二十二節。”年輕的工程師搖頭無奈的說到。對於這樣的技術指標他認為是很難達到要求的,因為很多東西都超過了他的認知範圍。

“這。這速度不低啊。”學徒說到。要知道,帆船最快的速度才能達到十八節,那已經是高速度了。而新的鐵甲戰船的速度不低於二十二節,這就意味著需要很強勁的動力。

“對,沒錯,而且,齊國人還對新式的火炮做了要求,軍工廠那邊正在生產新的火炮滿足齊國方麵的要求,齊國方麵這次可是下了大力氣,如果他們做的好的話,我想,我們可能也需要這樣改。然後就會有大量的訂單,未來會很忙碌。”年輕的工程師說到。

“但當前的事情就很難做,必須,這些新的技術指標,我們就很難克服。”學徒看了看招標書說到。

“對,所以,會議上,我們決定增加好幾台鍋爐,可是這樣一來,船體的結構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內部的空間就要大了許多,船體長度也必須進一步的增加。而更多的地方需要減少。加上預留給火炮的空間就不大了。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很多問題都在研究討論當中。”工程師說到。

為了達到齊國人的技術要求,趙國人計劃在新的船體上安裝八台鍋爐,隻有這樣,才能勉強的滿足二十二節的要求,而鐵甲的厚度必須相對的減輕,他們不可能使用均勻鋪設的辦法,隻能想辦法在一些其他的地方減少鐵甲的厚度,這樣的話,問題才算是基本上的解決。但就是這樣會議上依然擔心新的戰船的動力不足,畢竟一開始他們要求裝的是十六台鍋爐,但那樣的話,占用的空間就會非常的大。唯一的辦法就是看能否尋找到一種能夠解決鍋爐功率的辦法了。使用大功率的鍋爐可以有效的提升戰船的速度。而且可以減少空間。但目前來看,趙國的鍋爐生產商似乎還不能減少這樣大的空間,他們必須使用特種鋼材才能做到這一點。

“齊國人的指標很高,我感覺他們已經超過了韓國人。”學徒這樣說到。

“他們就是朝著超過韓國人的目標去做的,一旦我們做成,他們還會大量的引進這樣的技術。錢很多,但你必須有技術賺才行。不然的話,一切都是白費。”工程師收起招標書說到。這對趙國的技術工程來說,就是一個挑戰,他們隻有克服這樣的挑戰才能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