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1東西貿易公司(1 / 2)

趙王需要大量的錢財來擴充自己的財政,隻要能夠拿到足夠多的錢財,軍隊也是可以租賃出去的。而且,在李牧的保證下,趙國的安全是有保證的。趙王因此同意了李牧的要求。就這樣,李牧就有了兵權調配給秦國的權利。

就在趙國積極展開和秦國合作的時候,韓國也在展開自己的項目。

“我和秦國丞相通過電話,在電話那邊,尚文詳細的介紹了他自己的看法。”韓淑對張良說到。

“他說,秦國和韓國麵對的情況是需求不足。貿易公司的存在就是開發需求,擴大需求,隻有需求擴大了。我們這邊才能生產。隻有這樣,這個問題才能解決。”韓淑說到。

“我覺得,尚文說的是有道理的,想想之前,我們的工廠做生意的時候,非常的好做,但是現在,生意很難。”韓淑說道。

“我想,不是我們生產的問題。應該是需求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韓淑說到。

“我們的生產能力隻要擴大規模,就能滿足,但是,在擴大規模之後,我們的生產能力反而下降了很多,不是我們生產上的因素,而是需求,當前,我們的產品銷售地,隻有楚國,秦國的市場在萎縮,趙國的市場基本上陷入了停頓的狀態,我們生產的東西,趙國人買不起,齊國人的市場份額也很小。他們大部分都是糧食需求,這對我韓國來說,是很困難的意見事情。”韓淑接著說到。

“這樣計算下來,就不是我韓國企業的生產能力,而是市場開拓的問題,因此,我決定,跟秦國展開貿易合作,特別是在開拓市場方麵,我們要學習秦國人在開拓市場方麵的能力。”韓淑說到。

“王上,秦國人如何開拓市場?”張良恭敬的問道。

“他們要展開貿易,貿易公司有一定的武裝力量,通過戰爭的方法,打開對方的市場。他們目標瞄準的是西域。”韓淑說到。

“王上,臣認為,不可跟著秦國的腳步走,我們可以學習秦國設立貿易公司,但是我們要是參與到西域去的話,我韓國的利益就會受到極為嚴重的損失。”張良說到。

“貿易公司帶有一定的武裝力量,而實際上是我韓國自己的軍人派遣出去。但後果是什麼?”我們跟著而秦國好幾個聯邦州,我們是鞭長莫及,未能管理下來。這對我韓國的未來發展,開拓市場是沒有任何的好處的。”張良說到。

“我韓國和秦國的關中,還有秦國的西域,連接的地方實在是太遙遠了。這樣遙遠的距離對我們來說,根本無法顧及過來,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的聯係,這對我韓國來說,就是一塊飛地,是秦國人嘴邊的一塊肉。”張良擔心的說到。

“恩。”韓淑點點頭,認為張良說的非常有道理。

“的確是這樣,但是我們不開發西域的話,就沒有發展的空間了。”韓淑說到。

“朝東的話,是魏國,齊國,我們麵對的可是兩個強勁的對手。魏國還可以解決,但是這需要看各國的情況來定。韓國發展的空間被嚴重的限製住了。我也想過通過海上發展,但是,就目前來看,我韓國發展了海上,占領了眾多的島嶼,但是,韓國整體上缺乏一個出海口。齊國人訂立的條約現在都沒有兌現,這對我們韓國來說,實在是不妙了。”韓淑擔心的說到。在韓淑看來,韓國被夾在了各國中間,這讓韓國的地緣地理位置非常的不好,加上韓國之前不斷的割地。就造成了秦國強大,而韓國弱小的局麵,土地的割讓,讓韓國的戰略空間越來越狹小。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是無法發展的。但是韓國發展又要麵臨幾個國家的壓製,韓國周圍的幾個國家都難以短時間內拿下擴充下來。這對韓國來說,實再是一個難題。

“王上,臣認為,韓國當前應該積極的謀劃海外事業。韓國應該從其他國家方向上,為韓國謀取一些必要的出海口,然後通過鐵路,連接起來,這是對韓國發展唯一有用的地方了。”張良對韓淑建議到。

“恩。”韓淑點點頭。示意張良說下去。

“王上,這些國家雖然有出海口,但是他們的交通並不發達,如果韓國擁有了這樣的土地,也是難以施展開來的。韓國當前隻能另辟疆土。如果向西,則是秦國人的天下,我們根本就打不過秦國人,但是向東,從海上發展的話,我們麵對的對手就要弱小的很多,如果我們有一直數量,質量都很龐大的艦隊,我們就能有很強的機動性。連接起來各個島嶼。這些海上的島嶼就是我韓國的縱深。”張良對韓淑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