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就是女人,奴隸,做生意的羌人有的時候需要特殊的商品,比如,落後的火槍,還有火藥。秦國人隔著鐵絲網教授他們如何使用火槍,給他們用他們僅僅能夠明白的幾個簡單的詞來解釋。有的時候,他們會親自用老式的火槍打死一頭牛,或者一頭羊。而羌人很愉快的購買火槍。這種火槍在秦國有大量的庫存貨。這都是秦國兵工廠開足馬力生產的結果。而這樣的老式火槍,燧發滑膛槍。可以直接不需要槍支登記就能大量的賣到,槍支的泛濫,讓秦國邊境成為槍支銷售的絕佳地方。一支火槍能夠換二十頭六。有的時候還要加上幾個年輕的當地女人。這些東西,足夠讓他們發財致富了。而地方的軍事長官,則把這裏看成他們發財的機會。他們發誓自己不願意離開這個地方。
而羌人當地的部落首領也願意換取這些東西。火槍把他們打怕了。而有了火槍,他們就能在部落的衝突當中處於一個優勢的地位,這要比弓箭要好用。
而這樣的生意,在其他防線上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而這樣的事情發生,刺激著其他人的神經,很多當地的軍事長官積極的參與其中,而羌人部落首領也積極的參與這樣的貿易當中,組建的,地方軍事長官和當地的部落首領混熟了。雙發都能積極的展開貿易,供給雙方需要的東西,含有足夠鹽分的罐頭能夠讓當地的羌人變得健康,強壯起來。當地的鹽太緊缺了。缺少食鹽很容易影響一個部落的士兵的健康狀況,而長期食用鹽分過高的食物對身體也有很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交換想的那樣的必要。
而羌人部落在得到火槍之後,就能在武器裝備上形成優勢,這樣,部落對外擴張就有了強有力的保證,那些實力較弱的部落,在得到火槍的有利幫助下,迅速的壯大成長起來,他們能夠向自己實力大很多的部落挑戰。然後贏得對方。而部落之間的衝突戰鬥,又間接的讓秦軍的防線穩定起來,羌人內部的部落矛盾是羌人根本無法把注意力轉移到他們這邊來。這樣反而對秦軍有利多了。
秦軍地方軍事長官也是從雙方交換的物資當中得到一點點的情報,但要想了解對方更多的細節。還需要更細致的交流,但雙方語言差距太大了。很多秦軍士兵根本不願意去學這些東西,隻有一些年輕軍官還有興趣,其他的人則知道和這些人進行交易,能夠得到足夠多的好處。
而秦國在這方麵下的功夫也不是足夠,秦國人隻有少量的外交人員,而且主要方向是在東方六國上,對於新興的秦國邊境,秦國還沒有足夠的力量來了解,即便是商業需要,這方麵人才也極為的缺乏,秦國國內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學校,卻隻有極個別的學校內有外交這樣的課程。對於語言,還沒有足夠的人認識到這一點。這就是目前秦國的困境,這樣的困境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不利了。
“王上的意思是說,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楚國水軍上?”張良收到韓淑電報之後問道。
“恩。是的。丞相。”韓國大使點頭說道。
“恩。”張良點頭說道。
“可是,楚國人自己開戰,這顯然。”張良還有些說不通,畢竟,很少有自己國家的正規軍事力量和貴族開戰的,雙方開戰,顯得不是那樣實際。
“這聽起來好像不可能。”張良搖搖頭說道。
而蒙毅這邊,也在積極的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計劃從楚國的水軍開始做起。”蒙毅召集一些軍事顧問,還有外交官說道。
“我計劃和楚國水軍合作,牽製對方。但具體怎麼合作,我想,我們應該建立秦國自己的殖民地。”蒙毅說道。
聽到這裏。所有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不敢相信蒙毅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對。就是我們要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蒙毅說道。
“不過,我們不是用火槍,用大炮來開拓自己的殖民地,而是錢財。”蒙毅說道。
“用,黃金,白銀,足夠的貸款。以及各種商貿條件來達成我們的目的。”蒙毅說道。
“可是,丞相,這和我們用楚國水軍牽製對方,有什麼作用嗎?”一名外交官舉手不解的問道。
“是啊。丞相。這樣做。我們實在是想不通。想不明白。”另外一名外交官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