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秦國一些兵工廠也推出了鋼質火炮。火炮的瞄準的準確度遠遠超過了那些青銅火炮。而且操作簡便,雖然沒有使用定裝炮彈,但裝填速度幾乎和定裝炮彈一樣。但卻因為價格昂貴,雖然輕便。但價格是別人無法接受的。最可怕的是火炮炮彈需要專門的定做,而自己根本無法鑄造。為了節省一些開支,一些買家自己鑄造,仿製這些炮彈韓國便是這樣。此外,楚國也在自己鑄造這些炮彈。火炮是一種價格,而後續的火炮炮彈,特別是那些較為複雜的榴彈,價格也是讓這些買家無法接受的。
但是,秦國大規模的出口這些火炮,卻解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火炮口徑。口徑都非常的一致。五寸火炮或者是六寸火炮。兩寸口徑火炮威力都很大。這些口徑解決了後勤問題,口徑統一是建立炮兵的重要基礎。
齊軍之前建立的炮兵,口徑非常的不統一,有自己嚐試鑄造的火炮口徑,也有一些進口的火炮,繳獲的火炮,而之前秦國各個兵工廠製造了不同口徑的火炮。這些火炮裝備在齊軍當中,不同口徑的火炮造成補給壓力非常的打。這一點齊軍非常的清楚,有的是時候,即便是有火炮,有炮彈,火炮也無法發射,原因就是炮彈口徑不統一。
統一的口徑是減少後勤壓力的最好辦法。秦軍早早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而齊軍現在才解決,有了統一的口徑,後勤問題就迎刃而解,這也是齊軍算是真正建立火炮的重要基礎。
不僅如此。來自韓國遠遠不斷的後勤補給。也是齊軍能夠大規模使用火炮的重要原因,沒有穩定的後勤補給,特別是彈藥補給,齊軍根本不可能采用這麼龐大的火炮進攻。
此外,齊軍的炮兵建製也采取了韓國的建議,采用三三製,建立齊軍的炮兵單位,一個炮兵排有四門火炮。三個炮兵排建立一個炮兵連,三個炮兵連建立一個炮兵營,而三個炮兵營建立一個炮兵團。而這次,齊軍就動用了一個炮兵團外加兩個獨立炮兵營發動進攻。因為火炮數量有限的關係,炮兵並沒有齊裝滿員的裝備那些武器,他們的火炮數量依然缺乏,按照這樣的編製計算,一個炮兵團的火炮數量應該已經超過了一百門火炮。但是因為炮兵缺乏火炮。所以。齊軍的炮兵單位依然還缺乏火炮裝備。
炮兵單位的獨立出來,並且建立的更加有序,讓齊國的軍事邁向了更先進的一步。而這一步,也是齊軍能夠在選擇圍城之後。選擇使用炮兵來發動進攻。
“放。”炮兵上士依然大聲的喊道。濃密的火藥煙霧已經把整個發射陣地籠罩在煙霧當中。而遠處的臨淄城也陷入了濃密的煙霧當中。到處都是火藥味,到處都是火藥煙霧。
“希望我們的進攻很有效果,迫於壓力,他們能夠聽取我們的意見,直接投降。”田橫看著到處都是煙霧的臨淄城。而一旁的謀士卻冷靜的看著這一切,僅僅形成壓力是不夠的。還要有利益誘惑才能真正的讓這些問題全部解決。沒有出路的圍城依然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