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雖然沒有成立正規的海軍係統。但實際上,他們的海軍係統正在慢慢的運作起來。除了一些正規的力量以及國家統稱之外,韓國一點不都不缺少任何的航海條件。
對於韓國正在發展航海事業,秦國是有所了解的,秦國在南方建立有情報站。這些情報站都會把一些國家秦國的貿易規模以及種類,都要記錄下來。然後彙編成各種各樣的數據提供給情報站。然後通過情報站彙總到秦國所需要的部門當中。有丞相府,還有國尉府,甚至是秦國的參謀部有些情報都來自這裏。
這些經濟數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秦國發展有很大參考作用的。比如,尚文的丞相府,會根據一些情報部門提供的經濟參數做出一些經濟調整。比如,外貿需求,秦國放開一些火炮管控出口限製,就是根據這種需求來製定的。從某種程度上講。情報不僅僅是在為軍事部門提供依據,而是為整個國家係統在提供依據,情報的定義正在廣泛的展開。
韓國發展航海事業早早的就被秦國的情報部門偵獲了。情報部門還是有效率的。對於韓國的一舉一動。秦國的參謀部隻是讓秦國情報部門繼續收集相關的信息,國尉府的文官們認為,韓國在海上無法掀起巨大的影響。因為韓國沒有出海口。即便是發展起來。他們也得依靠秦國的領土才能和海洋有所聯係。
也正是基於於此,秦國的國尉府並沒有做出相關的指示進行幹擾。除了這些之外,秦國的參謀部給出的指示也是,觀察收集相關的情報。
以上兩個部門做出的判斷主要基於他們對航海,以及海洋帶來的戰略機遇沒有充分的認識,他們看來。航海僅僅是一項浪費錢財的一項戰略挑戰罷了。而真正的戰略機遇是在陸地。陸地上的資源要遠遠大於海洋上的資源。
就目前已知的資源。在農業方麵。大部分的農產品都來自大陸上的耕地,而來源於海島上的農產品目前為零。像重要的糧食資源。小麥以及稻米,這樣的資源均來自陸地。在工業原料方麵。秦國工業所需要的鐵礦石以及石油,還有一些煤炭等資源。這些資源均來自陸地。而這些資源在海上依然沒有出現。
按照戰爭資源的使用情況來看。秦國認為,海外資源是匱乏的。沒有必要去冒險在海外拓展沒有資源的地方,那些地方即便是占領了也沒有任何的用處。也正是這樣的看法。導致了秦國以上兩個部門都沒有做出太宏觀的戰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主要是曆史發展的水平限製了他們的看法。
尚文的丞相府對此有了一些緊張的看法。但這僅僅是看法而已,秦國目前的主要威脅依然來自陸地,秦國的周斌鄰居很多。但大多數都不是好對付的鄰居,這些鄰居的出現對秦國來說都是麻煩。
秦國為了應對這些麻煩鄰居。不得不四處籌集錢財應對這些危機的出現。而秦國也因此無法抽出主要的精力來發展海軍事業,海軍也因為國內的連續需求,特別是陸軍戰略的要求,海軍軍費被嚴重的削減了。海軍為此隻能保留幾艘大型炮船。其餘的,他們沒有足夠多的能力來維持。這就是目前秦國海軍的狀況。秦國是無力來管理這些情況的發生。
尚文除了這些之外,還有為秦國的政治建設做出一些巨大的變動。這個變動就是政黨製度的確立,這是尚文當前認為比經濟首要完成的任務。因為這件把秦國的政治穩定基礎穩定下來的最好辦法。雖然是打著選舉的旗號,但這是在完成秦國的政治建設。這對秦國來說,有重要的意義。
“秦國需要的穩定的政治根基,需要一個有效率的政治機構來表述某些政治人團體的需求。政黨。就是為這種需求建立而設立的機構。”尚文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到。
“秦國允許一些團體建立政黨,這些政黨的出現將為秦國未來的丞相大選做準備。秦國的丞相將從這些政黨當中產生。政黨的出現,讓秦國的丞相政治動態更加明確,同時,更加有了傾向性,這樣能夠限製丞相的權力過大,也能夠讓丞相為秦國做出更大的政治需求來。”尚文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