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資本輸出(2 / 2)

秦國對六國實行極為嚴格的技術管控。甚至是說苛刻的。原因就是因為,尚文是一位技術派出生的官員。他非常清楚技術帶來的是什麼。不僅僅是尚文,就連秦王也逐漸的認識到技術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前對工匠不屑的秦王開始變得尊重起來。就連一些王子學的都是建築學,醫學,金融等學科。

而這個時候,有人竟然要把工廠設立到韓國租界區。這有涉及到一些技術的外流。最簡單的紡織機和縫紉機。這些是一整套的機床設備。不僅僅是這些。還有電力設備。這些都是秦國目前的最新技術。

但如果不使用,或者說不放開這些行業的技術門檻的話,那麼就會出問題。能讓他們做的肯定是能夠謀取高額的利潤。說到底,這就是資本的要求。

而資本已經要求開始輸出一定技術設備,利用當地人力資源豐富,和靠近市場需求兩樣來完成資本輸出的目的。但尚文則要通盤考慮。

首先,轉移的行業是那些。這可必須要考慮清楚,人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在韓國。而秦國目前除了關中地區之外,還很少有一個人口密集區域。

人口密集區域可以進入的行業廣泛。重工業就排除在外。那麼剩下來的就是輕工業。目前輕工業主要是紡織和皮革兩個重要部門。

紡織主要是混紡紡織。皮革方麵主要製作一些皮具。但秦國剛剛和趙國簽訂了經濟合作協定。大量的趙國女工正在進入秦國的紡織,皮革製造工廠。這些女工數量非常的龐大。如果資本輸出達成的話。秦國國內的這些工廠將受到很大的衝擊。在韓國,秦人隻需要付給韓人不到半兩的錢就可以讓他們做這些,而在秦國,工廠主則要付出兩個半兩。巨大的成本優勢會讓這個行業全部跑到韓國的租界區內。

但如果不這麼做。那麼秦國雖然依然保持了這種技術優勢,但卻背負較為沉重的成本優勢,這讓那些剛剛來到的趙國女工一下子失業。那麼麻煩就大了。

但資本輸出是一個趨勢,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這一點尚文無力改變。韓國的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講,要比趙國更具有優勢。他們的地理位置優越。人口較為稠密。設立一些專門的勞動力密集的產業非常的合適,而且他們就對著的是齊國市場和潛力巨大的楚國市場。但趙國卻要麵臨巨大的挑戰。尚文對這個問題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