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浴血淞滬(一)(3 / 3)

“我是童子軍的最高長官。”何應欽對於劉源的態度也很惱怒,在他看來,自己命令童子軍上戰場,是對他好,他竟然這樣命令自己。

“我是戰區最高司令長官,我命令你讓這些孩子撤出戰場,長官,我求你了,讓他們走吧,我劉源寧可自己戰死沙場,也不願意看到這些孩子死戰戰場上,他們還是孩子,他們不應該這麼早麵對這麼沉重的東西,算我求你了。”劉源聲音中帶著哭腔。

“婦人之仁。到時候別埋怨我沒有幫你。”何應欽氣惱的掛掉了電話。

劉源拿起電話,接通了一個奇怪的線路,“命令上海市所有的強國精英聯盟會員,自發到集合點集合,替那些孩子運送物資,是我們為祖國奉獻的時候了。”

“知道了委員長,我會親自指揮的。”老斑鳩在情報工作中受了傷,以為能好好的過幾天日子,但是沒想到組織突然給了自己這麼一個命令。但是他沒有任何遲疑。

當劉源知道高誌航竟然親自帶著飛機起飛與日軍作戰的時候,將杯子摔了一地,死一個黃梅興還不行嗎?

“將軍,此時正是為將者振奮士氣的時候,不然在這種劣勢情況下,我們很可能崩潰,您不必自責。”白崇禧在一旁安慰劉源說道。

有了雷達配合,高誌航帶著一個中隊的飛機跟日本人鏖戰,同時掩護了一個中隊的轟炸機,對虹口的進行了瘋狂的轟炸。

中國百姓不是第一次見到自己的空軍,但是確實第一次見到天空中密密麻麻都是中國飛機集群作戰的樣子。

不少老人直接跪在地上呼喊,“中國有了如此強大的戰力,怎麼會滅亡。”

而上海作為國際城市,很多西方人也在上海居住,他們真的不能想象天空中飛行著中國戰機應該是什麼樣子,而且漫天都是青天白日的戰機。

高誌航更是大發神威,第一次空戰,他率領的中隊竟然擊毀了日軍十六架戰鬥機,日本空軍可沒有陸軍那麼有節操,見不是國軍空軍的對手,選擇了窩在航母中不出來。

而蔣介石也借助第一天的大勝,發表了自衛聲明書,宣稱日軍一日不離華,戰鬥便不會結束。

西方軍事觀察員們見到國民政府竟然在第一次交戰中獲得了優勢,便開始了討論,因為他們誰都沒有想到國民政府竟然敢對日本政府反抗。

但是他們真的反抗了。不過這些軍事觀察員對國民政府並不是很樂觀。

英國政府認為國民政府最多能抵抗一個月,因為國民政府沒有完整的工業體係,日本人隻是沒有反映過來,一旦反應過來,國民政府必敗。

美國和民國有一定聯係,所以對國民政府有一丁點了解,所以他們認為有了新武器和新訓練的士兵,起碼能抵抗兩個月。

對國民政府最抱有信心的德國都表示,如果沒有劉源將軍的指揮,國民政府可能連兩個月都抵抗不了,不過有了劉源將軍的指揮,還有西南優秀的士兵,起碼能抵抗三個月,不過三個月已經是這個國家的極限了。

不過這個時候,一個叫做白修德的年輕小夥子在報紙上發言,“就連西南特區最好的盟友德國都認為這一次國民政府的抵抗超不過三個月,但是我認為這將是一場極其漫長的戰爭,原因有二,華夏雙子星自從出道以來,似乎還從來沒有失敗過,就算失去了防守區域,但是敵人付出的代價將是他的好幾倍,我相信這位將軍的勢力,還有那就是我親自在上海觀察到的信息,你們永遠想不到,他們十幾歲的孩子都敢去前線運送彈藥,試問我們的國家能做到嗎?”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所有人都意識到戰爭的嚴重性,農民願意捐出家裏多餘的口糧,地主捐出自己用不了的金銀,老板帶著手下的工人,去幫助政府運送物資,鄉紳組織義勇隊奔赴前線,他們手裏拿著的不是獵槍、就是老套筒,但是他們口裏的歌聲永遠一致,那就是國民政府的國歌,永遠那麼的動人,那麼的溫暖。

這一次雖然很多國家不看好中華民國,但是他們不得不承認,是戰爭讓這個國家走向了成熟,走向了團結。

日本的艦炮實在太恐怖了,對此劉源決定先一步亮出底牌,組織了一場超過一百五十駕B-17轟炸機的集群轟炸。為此高誌航組織了超過三百架戰鬥機護航。這已經是西南特區半數的家底了,多了西南特區也拿不出來,就這樣,其中一部分飛機還是張學良東北軍的遺產。

第二天天氣,天空飄起了大霧,能見度很低,高誌航率領一架驅逐機飛在最前麵,為後排的飛機引路。

突然無線電台傳來了聲音,“雄鷹注意,雄鷹注意,三點鍾方向,豆包十五個,高度2500,方位327

聽到這個消息,高誌航感覺自己體內的鮮血都要點燃了,不過旋即想起了司令的話,如果自己在他媽的開著飛機去戰鬥,就去幫他養小紅。小紅據說是將軍從張家口帶回來的一匹三河馬,媽的自己一個空軍司令怎麼可以去養馬。

“雄鷹呼叫小蜜蜂,雄鷹呼叫小蜜蜂。”高誌航不滿的喊道。

“小蜜蜂收到。小蜜蜂收到。請講。”

“蜜蜂中隊負責消滅那十五個土豆,其他部隊繼續按計劃行事。完畢。”高誌航下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