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蔚畢竟是軍人,雖然自己不喜歡劉源,但是聽別人的話還是聽的進去的,尤其是楊永泰話裏帶著尊敬,便說道,“先生,您不必這樣客氣,您把您的看法都說出來吧。”
蔣介石也點點頭看向了楊永泰,示意他繼續說。
楊永泰這才說道,“從全局來看,雖然我們占據了優勢,但是閻錫山已經給傅作義下了名義,要求他以保存實力為主,而不求功勞,同時戰爭到了最艱巨的時候,孫殿芳等部開始以保存實力為主,目前在前線作戰賣力的主要是我黃埔軍,但是黃埔軍遠赴北方作戰,物資運輸是極其困難的事情,而且剿匪正是最緊張的時刻,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給前線太多的物資 支持,要知道參謀次長一次作戰扔出去的炮彈比我們圍剿紅黨所用的炮彈總數還要多,就算給我們也給不起了。沒有充足的物資支持,這也是黃埔軍沒有立即全殲日本人的原因。。”
眾人聽了楊永泰的話都點點頭,看著這個指點江山的書生,心中不由的有幾分尊敬之情,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這也是一份能力。
“我雖然不知道黃埔軍的損失,但是我料想一定很多,我剛剛從前線回來,不知道侍從室做了統計沒有。”楊永泰看向林蔚。
一名年輕的參謀站起來說道,“此次作戰,我軍雖然建製很多,但是在前期損失確實很大,第一軍中第一師減員最嚴重,超過七千人,大多數是被日軍的轟炸機炸死的,戰死上校團長兩人,重傷一人。第一軍其他各部減員起碼超過三成。其中戴安瀾師減員超過四成,衛立煌師減員超過五成,戰死團長兩人,營長十一人,其他的備極差,而且佟麟閣的部隊是近期擴編的,戰鬥力有限。範漢傑部損失超過兩成。雜牌軍以吉鴻昌為例,雖然損失小,但是他們沒有重武器,戰鬥力是十分低下的,根本不足以成為圍殲日軍的主力。”
聽了參謀的話,蔣介石也終於明白了前線劉源為什麼沒有殲滅第一師團了,如果不是楊永泰提起,他還真沒有想過前線的損失,隻知道前線的已經把日軍包圍了,根本沒有想那麼多。
“不如把湯恩伯師和黃維黃維師上前線,總是這麼撐著也不是個事情啊,要知道日軍雖然不知道為何一直沒有讓援軍上岸,但是一旦上岸,我怕劉源撐不住啊。”蔣介石擔憂的對楊永泰說道。
眾人一聽蔣介石的話,大吃一驚,眾人都知道蔣介石幾次談起和日本人議和,對劉源的堅持和日本人作戰也表示不滿,但是卻沒有實際製裁,而且不停的給各方麵的優惠,如今戰爭到了這種情況,依然要調部隊上前線,可見蔣介石對於劉源是有多麼的信任。
想到這裏,眾人對於劉源不由的多了幾分嫉妒,要知道劉源已經統帥黃埔軍超過十萬了,如果再加入兩個甲種師,劉源手下右將多出接近三萬多人的兵力,這是多麼大的權勢,要知道劉源雖然有中央執行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參謀次長的職務,但是他的實際身份也隻是一個諸侯,一個諸侯能有這樣的權勢,從國民政府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沒有這種事情。
眾人想想,如果自己是劉源,肯定會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眾人也就明白了,因何蔣介石屢次削弱劉源,甚至誤殺了劉源最好的兄弟,劉源也沒有跟蔣介石反目了。
不同於眾人的驚訝,楊永泰似乎早就料到了蔣介石會有這種想法,搖搖頭說道,“委員長,不必如此,劉源參謀次長北行前曾經說過,能保證東三省不丟,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見他根本就沒有將戰爭擴大的想法,而日軍的援軍之所以遲遲不來,估計也是不想將戰爭規模擴大,所以繼續調遣甲種師北上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且黃維師、湯恩伯師在剿匪中,擔任重要的角色,不能輕易調走。”
“難道我們就看著戰爭一直這樣堅持下去嗎?”林蔚問道。臉上多少因為剛才說了劉源的壞話有點不好意思。
“自然不會一直堅持下去,這九十九步都走了,我們要是不把仗打下去,何參謀長談判都是個事。不好好教訓一下小日本,他們真的以為我們國中無人,而且此刻剿匪到了緊張的時刻,如果部解決了日本的事情,我們很可能控製不住局勢,所以此次無論如何也要消滅日本第一師團,同時察哈爾重病東進,進逼熱河的第九師團。”
戰爭到了現在,日本在中國積累了幾十年的心裏優勢早就不見了,雖然中國落後,但是隻要付出幾倍的傷亡,就肯定能打敗日本人,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所以楊永泰心裏也多了幾分信心。
要知道就在前幾天,所有人還都看不清形勢,一直擔心第一師團突破防線,進攻平津地區,但是戰局就是一直在變化,平靜就在眼前,但是日本人就是前進不了一步,而就在眾人還沒明白這是為什麼的時候,中國軍隊已經將日本部隊徹底鎖死了,眾人更加看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其實楊永泰看的是十分清楚的,日本人的第一師團的進攻雖然淩厲,但是劉源指揮的部隊實在太多了,尤其是雜牌部隊的參戰,劉源總是可以在局部形成難以想象的優勢,而傅作義又是一個很能守城的人,劉源隻要打破他們一個點,就可以形成多米諾骨牌,讓敵人連續被動,形成大好的局麵。
“道理確實是那麼個道理,可是到了現在你也沒有說出為什麼劉源還不殲滅第一師團,雖然前線辛苦,但是還是可以打仗的,要知道北伐的時候,沒有彈藥,那可是常事。”蔣介石不解的問道。
“校長誤會了,其實我認為參謀次長絕對是有能力殲滅日本第一師團的,之所以一直沒有發動,那是因為時機未到,至於援軍,參謀次長肯定有自己的應對手段,校長如果不信,可以給何參謀長發電,他那裏應該有部分信息。”楊永泰侃侃而談,一會的功夫就把前線的事情分析的頭頭是道,在加上人也比以前和藹了很多,眾人在心裏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