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南川鎮守使(1 / 2)

林峰實行分地令,短短一月時間,湧入遠東軍控製區內的難民達到空前的五十萬,這讓林峰都有一些吃不消了,於是下達了征兵令。

征兵標準由林峰親自製定,為了即將麵對瀚海人的圍剿和緩解土地壓力,林峰一眾官員商議,最終決定擴兵十萬。

原本遠東軍隻有三個主力旅,總兵力不足五萬,現在地盤擴大,麵對的威脅和需要駐守的地方增加,兵力已經捉襟見肘。

擔任新兵訓練營總教頭的匡國負責募兵和訓練,按照林峰製定的訓練計劃,新兵必須經過三個月的強化訓練才能補充進入各個作戰部隊。

遠東軍的編製隨之擴大,沐血擔任第一兵團兵團長,蕭戰擔任第二兵團兵團長,雷虎升任騎兵兵團兵團長,每個兵團下屬三個旅。

為了應對軍隊編製擴大,各級軍官的不足,林峰組建了晴川軍校,從各個部隊挑選了第一批五百人的學員,由林峰親自任軍校校長,各級主將擔任授課講師,開始為即將擴大到部隊培訓軍官。

雖然第一批軍校的學員隻是臨時培訓,但是林峰卻想要將軍校的傳統發展下去,一來可以不斷培訓合格軍官,二來可以遏製軍中將領任人唯親的做法。

正當遠東軍的擴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深處九原城的九原總督納迦洛卻是如坐針氈。

三個師團的兵力損失殆盡,就連地方守備隊都損失不少,九原行省大部淪陷,雖然遠東軍停止了進攻,但是納迦洛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平靜。

最終納迦洛決定向位於龍川行省的東部行營求援,東部行營位於龍川行省境內,距離九原行省隻有五百多裏。

雖然大夏王朝向瀚海帝國臣服,但是大夏王朝依然保持著龐大的軍力,因此瀚海帝國設立了東部行營,隸屬於東部行營的五十萬的兵力布置在邊境地區。

現任東部行營最高長官的是瀚海帝國軍武世家戰家家主戰無雙,其麾下的五十個師團的龐大兵力始終對大夏王朝保持著壓力。

發生在九原行省的“叛亂事件”被納迦洛總督稟報給了東部行營的戰無雙,不過軍務繁忙的戰無雙,很快就無視了。

在戰無雙看來,九原行省擁有三個瀚海師團,足以剿滅一切叛亂,納迦洛向自己求援無非是想和自己討好關係。

自從戰無雙升任東部行營指揮官以來,無數的權貴將領都想結交,而且都是一些重臣,一個小小的地方總督,戰無雙還沒放在眼裏。

正是因為戰無雙的誤判,讓林峰和遠東軍度過了最為脆弱的時期,大陸曆303年的八月,整編完成的遠東軍已經擁有三個主力兵團十三萬兵力,在整個九原行省保持著絕對的實力。

八月初,在林峰的命令下,沐血的第一兵團開始向九原行省首府九原城進攻,一路上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八月十日,沐血已經陳兵九原城下,麵對數萬遠東軍,九原總督納迦洛在秦昊師團長的護衛下,逃亡了臨近的昆山行省。

八月底,九原行省全境被遠東軍拿下,遠東軍每到一處,百姓夾道歡迎,遠東軍的分地令讓百姓們更加受歡迎。

軍隊每占領一處,新成立的政事堂都會派文官接管當地,隨即頒布分地令,開始丈田分地,軍隊在一旁虎視眈眈,想要反抗的豪族被強力鎮壓。

雖然占據了九原行省的全境,但是林峰卻絲毫不敢鬆懈下來,因為根據監察廳的密保,駐守龍川行省的瀚海帝國東部行營已經在調兵遣將。

毫無預兆的丟掉了一個行省,這對於瀚海帝國來說,這是不可饒恕的罪過,九原行省總督納迦洛很快就被押解回瀚海國內去了,至於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瀚海帝國統治新納入版圖的五個行省的時候,為了維持在東部龐大的駐軍,不斷的盤剝五個行省,導致民不聊生,千裏赤地。

各個行省的起義此起彼伏,得知這一情況後,柳子臣果斷的建議林峰前去收編這些起義軍,以此牽製瀚海人的兵力,緩解九原行省的壓力。

但是經過多方考量,林峰還是決定豎起遠東王朝的大旗,將公主龍鳳抬出來,因為讓起義軍認同遠東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遠東軍不但軍服改了,軍製改了,一切都不是遠東王朝之前的樣子了。

大陸曆303年十月,公主龍鳳離開呼蘭城的小院,進入了九原行省九原城,接見了來自各個行省的起義軍首領。

為了籠絡各地的義軍,在林峰的授意下,龍鳳公主以遠東王朝朝廷的名義任命了大量的官員,而這些官員大都是一些義軍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