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博物館旅遊行業與文化產業之間的融合初探(3 / 3)

4.博物館旅遊行業在文化產業中的發展

博物館旅遊文化通過挖掘內涵深入、設計鮮明的服務產品以及開展科技創新和文化布展來實現發展。博物館旅遊的文化發展主要表現在遊客的參與性、藝術性以及趣味性。但重點還是在參與性。博物館旅遊行業應站在旅遊者的立場,了解旅遊者的需求,將相關文化轉化為實際的日常的城市文化,融入到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如服裝、圖書、裝飾、行程等。結合博物館自身的文化特點,向著大眾化和日常化發展。參觀者在博物館旅遊中,參觀的隨意性比較大,可以充分地表現出博物館旅遊的多樣化,並將文化細微處理,給參觀者一種體貼入微的感覺。

在增加博物館旅遊項目中,應將博物館旅遊產品多樣化和豐富化,使其可以縱向延伸和橫向延伸。結合未來博物館旅遊的發展情況,博物館旅遊應重視旅遊者的參觀體驗和休閑體驗。通過改善博物館的服務項目來提高旅遊的境界。此外,在主題的互動過程中,應綜合應用現代化高科技技術。例如,幾何多媒體技術實現二維到三維的轉換;結合數字化管理技術,實現旅遊者的快速查閱和相關文化的細化了解;結合現代化虛擬技術,可以滿足旅遊者的探訪心理和觸摸心理,並可以在模型場景中穿越和旅遊。

在博物館旅遊行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博物館旅遊經營管理也是重要的一項指標。可以全麵整合博物館資源,實現博物館與企業、學校、出版社以及文化宣傳館等的融合,並形成經營管理體製。例如我國建立的中國民族博物館合作網,其中包含了民族院校、民族文化機構、民族文化社團等。建立了新型博物館旅遊行業研究與探索、資源共享和互動的平台。在發展中,可以進一步創新這種平台,實現資源多樣化、趣味化以及簡潔化。在管理模式中,可以實現網絡銷售、休閑銷售等模式來經營管理博物館旅遊產品和其他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

5.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博物館旅遊行業與文化產業之間的融合,來表達博物館文化的氣息和內涵,將隱形文化內涵轉化為顯性文化資源。博物館旅遊行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可以快速的促進博物館旅遊行業的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應通過全麵創新和思考,將現代化城市文化、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等文化產業進行融合,提高博物館旅遊行業的發展效率。(作者單位:四川博物院)

參考文獻

[1]董糲.淺議博物館旅遊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0:424.

[2]杜凱.基於文化體驗旅遊的綜合類博物館旅遊發展運營探究—以福建博物院為例[D].福建.福建師範大學.2011.

[3]胡悅晗.現代性視域下的博物館文化與旅遊文化[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04):102-105.

[4]王立升,王麗娟.廊坊市博物館旅遊文化產業發展方略研究[J].職業時空,2010,06(10):35-38.

[5]王玲.基於公共文化空間視角的上海市博物館旅遊發展研究[D].上海.複旦大學.2011.

[6]易元斌,趙慶慶.淺談現代博物館與旅遊—以三星堆博物館旅遊發展為例[J].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4:64-66.

[7]曾亞玲.博物館旅遊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J].中國商貿,2012,04:189-190.

[8]周誌宇.談博物館旅遊開發現狀及發展[J].旅遊縱覽,2014,05:30.

[9]董方慧.城市博物館旅遊開發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