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小豪決定還是從老客戶的需求著手。他到公司向文員找來大量有關這些客戶的合作項目資料,仔細看過這些資料後,他開始從中尋找對方是否有升級、更換或增設設備的需要,此外還有哪些售後的技術性服務可以提供給這些客戶。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拜訪,他終於找到了客戶的需求所在,做到了自己的第一筆訂單。
在這個科學帶動發展的時代,人們對權威和科學有相當的迷信程度,但凡是麻煩,人們總希望找到一些科學的方法去解決。但是科學並不代表複雜、高端,科學隻能代表便捷、有效,利用最少的資源解決最大的麻煩才是我們應該追尋的。
想找到問題的關鍵,第一步要學會把一切事務簡單化,剝離出主體的思路框架。對於任何事務,框架是其靈魂和精髓所在,簡單卻有著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基本的思路框架清晰了,我們才知道順著哪個方向去找問題,也就不至於像無頭蒼蠅一樣盲目亂竄。
如果說框架是主體,那麼細節就是豐富主體的輔助品和修飾物。大的問題常出在主體思路上,小的問題就得看細節。主體出了問題多是方向性的戰略規劃問題,如果整件事情發展的方向沒有偏離,隻是進展過程卡殼了,我們還可以從細節去尋找關鍵點。
看細節問題就要懂流程。把事情的過程分成一個個階段,先找到發生問題的階段,再尋找尋找和製約該階段進展的各種因素,最終找到問題的關鍵點。這是一種縮小範圍逐步排查的方法,用於尋找那些不起眼的細節問題比較有效。
查找問題是一個細致而專業的過程,查找人需要具備專業的科學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科學理論可以為我們提供方法,經驗能夠指導我們大大縮短摸索的途徑。但是切忌被科學和經驗禁錮自己的思維,否則就成了典型的書呆子。任何權威的理論和成功的實例,都不是萬能適用的,看問題要學會舉一反三。用原版本的辦法找不到問題的時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特殊情況下就要把特殊的因素考慮進去,才能有突破性的發現。
人的大腦是靈活的,方法要活學活用,不要總在一條道上鑽牛角尖,碰上了死胡同要立刻回頭再找別的出路。按常規方式無法找出問題,不妨嚐試一下逆向思維。從目標去尋找實現目標所要具備的條件,再看看你還缺乏哪些條件,很快就能找到問題的所在。
麻煩就像不工作的聯動齒輪,找到其中卡住的那一個,比下苦力去維修更重要。要解決一個麻煩,我們就必須看清問題的所在,發現關鍵點;找不到關鍵所在,隻會繞了大圈子,最後發現還是徒勞。問題的關鍵就像一把鑰匙,對上了才能打開麻煩的大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