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
“有關戰爭債券的提議很好。這次你算是立了大功。可謂宋蒙之戰的首功啊。”我嗬嗬一笑。讚道。“師臣。在明rì的朝會上朕會予以嘉獎。依朕。這債券的發行籌備就由你來負責吧。”
賈似道點點頭。露出一絲笑容:“是。陛下。”
“阮愛卿、廖愛卿。你們兩人協助。大宋皇家銀莊主辦。”
“是。陛下。臣遵旨。”廖瑩中道。“陛下。這種債券的方式可否推廣。”
“廖愛卿。有何想法。”
“陛下。對於債券。臣雖然是第一次聽。但臣有個模糊的想法。比如。中華禦液的銷售情況很好。但因為產能之故。限製了銷量的大幅提升。臣覺得是否也可以發行中華禦液的債券。從民間借貸資金。用於擴大生產作坊。這樣既可以節約朝廷的資金。以支持戰爭的軍備需求。又能加快中華禦液的生產速度。”
“當然可行。債券的發行不會隻限於戰爭債券。而會形成一種經濟手段。朕會通知政務院。將此事納入政務體係。不過。朕打算將債券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朝廷擔保的國家債券。比如戰爭債券。這類債券的利息比同等定期儲蓄為高。且沒有任何風險。另一種為商業債券。比如廖愛卿剛剛言及的中華禦液債券。其利息當與中華禦液的收益掛鉤。也就是。根據中華禦液年度收益的情況。來製定其回報。有可能會超過國家債券的利息。也有可能會低於甚至沒有利息。這種商業債券有一定的投機ìng。當然。朝廷允許發行的商業債券一定會是收益最好的物品。”
廖瑩中道:“似乎可行。”
“可行ìng應該很大。以上隻是朕的大致想法。還需要你們好生研究。從長計議之後才能下結論。債券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種標誌。是良ìngshi務。朕是持讚同態度的。好了。有關債券之事今rì就商議到此。”
吃完中飯。我叫上袁棘和七。來到紅十字會。
在蒲壽庚屋裏。我開門見山地將來意告訴了紅會的三位會長。為即將到來的宋蒙之戰募集資金。
“公子。既然是從民間募集戰爭軍費。那麼以紅會的名義自然是勝過讓朝廷出麵。屬下定會積極配合。”蒲壽庚聽完後當即表態道。
蕭道:“公子。下興亡。匹夫有責。屬下認為此舉定會得到我朝百姓支持的。”
“公子。何時開始。”
“蒲會長。我打算先讓各地報紙進行宣傳。號召我朝百姓團結一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和朝廷站在一起。打贏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這個預熱宣傳時期大約需要一個月。期間讓獅峰、蒲氏商行還有蘇州鄭氏商行作為商人的代表。主動要求捐贈。另外。再讓龍牙之人以個人名義要求捐款。為國家出一份力。到七月中旬吧。紅會再正式出麵。向民間募集戰備軍費。”
方靈道:“哥。先宣傳。然後樹立典型。最後再麵向全國募捐。這個方式很好。”
“是嗎。靈兒。我這點套路都被你破了啊。”
“哈哈。那是。”
六月下旬。臨安城的大宋皇家報刊登了一則消息。蘇州鄭氏商行、泉州蒲氏商行為了支持朝廷進行抗蒙戰爭。各自捐出十萬華夏幣(華夏幣等值於原來最為流通的大宋銅錢)。以充實大宋之軍備。這兩筆捐款均由皇家報社轉交朝廷。消息一經登出。各報紛紛轉載。百姓在感覺到戰爭臨近的同時。又為兩家商行的義舉感到振奮。
數rì之後。大宋壽和皇太後謝道清、皇後全玖及福王、榮王等皇室成員紛紛捐出自有的金銀首飾。以支持抗蒙戰爭。經大宋銀莊計算。這筆捐款合計華夏幣三十萬。同rì。福華報刊登了大宋太師賈似道向朝廷捐款十萬華夏幣的消息。
六月底。獅峰商行與福建林誌雄分別向朝廷捐款八萬華夏幣和三萬華夏幣。
隨後。不少百姓前往大宋皇家報和大宋銀莊。詢問百姓捐款的途徑。這其中有龍牙之人。也有不少臨安城的百姓。甚至連靈隱寺的僧侶們都自發來到皇家報社。捐出省吃儉用出來的香火錢。希望為大宋朝出一份力。
七月七rì。臨安城所有的大報報都在第一版麵全文刊登了一篇由我署名的文章。題目是《告大宋百姓》。這也是我第一次公開在報紙上發表署名文章。
當然。文章的措詞非我所長。是由全玖代筆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