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描寫普通凡人生活的作品在今天並不少見。但在觀察生活和表現生活上,包川卻是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認識,獨特的氣質和感情而別具一格的。
作家敢於正視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但在針砭時弊、鞭笞假醜惡的同時,卻始終對生活持積極進取的態度,注重挖掘生活中光明向上的主導因素,並從曆史發展的趨勢和時代前進的要求上去升華促人感奮的力量。《鏈條》觸及的問題不謂不尖銳,但作者卻巧妙地選取新書記進廠抓整頓的前一天作為故事展開的契機,著力表現代理勞資料長等人熱鍋螞蟻般惶恐懼怕的心情,這就充分顯示了三中全會激濁揚清的威力,預示了那絲絲入扣、代表社會庸俗勢力的鏈條必將被“斬斷”的命運。《相見》無疑是一個曆史的悲劇,然而嚴冬過去,春風吹拂之時,有如驚弓之鳥的江老師不也“領悟到自己的價值”,敢於“不隱瞞”、“不壓抑”地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嗎?《逝水滔滔》所寫的那幕麵攤前的意外相逢讓人感到何等淒愴,然而結尾卻又充滿了信心、力量和希望……這種在暴露昨天的陰暗麵時,透出明天的希望之光;在譴責生活中不合理的事物時,流露出對新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表現人物心靈的創傷時,注意發掘人物感情世界中崇高的精神力量的嚴肅態度,就使得包川的作品始終閃耀著一種明朗的色澤。
作家善於從日常瑣事中去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她不追求離奇驚險、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而是致力於把現實生活表現得接近故事,因而讀她的作品與其說在看故事,還不如說是在看生活本身,絲毫沒有“編造”和“做作”的痕跡,讓人感到格外的真實、親切。《高音喇叭》有什麼情節?沒有,不過是寫街坊鄰裏的口角。但作者卻從鄰裏關係著手,從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變化上挖出了那使人們“喪失了本分和人格”的罪惡淵藪。《四路車軼事》的矛盾複不複雜?也不,不過是發生在公共汽車上的一段生活插曲罷了。但在這近乎於一幅樸實的生活素描中我們卻認識了鍾大爺這樣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今天是幾號》更是從“聊天”這一細節小角度直接切入,通過幾個不同性格人物天南海北的東拉西扯,給“混世”的人們以善意的諷貶……別林斯基曾就普希金《柯洛姆納的小屋》說:“這個小作品證明了一個簡單的真理,那就是,隻要藝術忠實地再現生活,它對於我們永遠是非常動人的;而在藝術作品中隻尋求有聲有色的情節的人們,既不懂生活,也不懂藝術。”我以為這話也完全可以作為對包川作品的評價。
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包川的作品還往往帶有女性感情深沉、筆觸細膩的特點。這主要體現在精細入微的心理刻畫和細節的精心選擇描繪上。譬如,《相見》中那個女學生“越是見不到,越是想見到他”,因而“異常痛苦”的感情剖析;《母愛》中母親那種“自怨、自責、自恨、自罪”,輾轉反側的心理變化,作家就描寫得相當深刻、生動、細致、逼真。又如《賢妻》中父子、夫妻間那愉快活潑的調侃戲謔;《辦婚事的年輕人》中那對年輕戀人“吃饅頭的最佳方式”;《孑孓》中小孑孓在光束中抓塵埃玩的細節,也是精心選擇,運用得當的。這些細節提煉於日常生活,僅僅淡染幾筆,就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使人物眉目畢肖,活靈活現。
縱觀這本集子,我們發現作者在創作上確實是有自己的追求的。她的作品,都非雄渾、磅礴之作,無論是反映極左路線帶給人民的苦難,還是展示新生活無限美好的燦爛前景,都是通過日常生活的一顰一笑、一招一式來表現的,非常生活化;她揭露過去的罪惡、災難,反映現實的困難、問題,從不大喊大叫,企圖像大江流水一樣,要浩浩蕩蕩地卷走一切泥沙;她頌揚美好的精神,謳歌崇高的情感,也從不依靠豪言壯語,耳提麵命,故作驚人之舉。但她作品流露出來的那種淡淡的鬱悒,那種女性的柔情,那種真實、親切的情感,卻又宛如燕語春陽,細雨微風,能夠緩緩地、曲折有致地浸入人們的心田。讀她的作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杜甫的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應該說,也正是在這些方麵,包川的這本集子充分顯示出了它的特色。它說明:要想立足於當今萬木競長,百花鬥豔的文學之林,努力認識自己,把握自己,發掘自己獨特的創作個性是多麼的重要。
是的,逝水滔滔,走過去了的就不必再逗留。作者以此為起點,不斷探索,迎接的必將是一個更成熟的新我。唯此,我們殷切地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