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河看了半晌,說道:“我認識,那是光杆船。”林遠心想:“光杆船是什麼?”
萬淩點點頭,在紙上寫上了什麼,然後指著其中的一個地方問道:“這是什麼東西?”
張大河堅定地回答:“龍骨。”
萬淩把筆尖往邊上一指,問道:“那這個呢?”張大河答道:“也是龍骨。”
萬淩問道:“確定嗎?”林遠心中大聲地說:“不確定啊!您老這是在幹什麼呢?”
張大河猶豫起來,說道:“師父就是這麼教我們的,不對嗎?”
萬淩點點頭,笑道:“對,就叫這個。”就這樣,萬淩問了半個小時,然後問道:“你們用什麼種類的木料造船?”
張大河說:“都是鬆木,樹齡五十年開外。”
萬淩說道:“好了,你回去休息吧。”
張大河一走,林遠就問:“您老剛才是在做什麼呢?”
萬淩把手中的紙放在林遠麵前,林遠一見,便明白為什麼他稱它為‘光杆船’了,‘光杆’就是隻有一個的意思,萬淩畫的是一個船體結構示意圖,是船體的骨架,至於甲板以上的建築,發動機,推進器之類的,都是舾裝的內容,在這幅圖中並不涉及。
萬淩說道:“我之所以這麼問他,是因為我要確定他們這個時代裏船體結構的名稱,就像那個龍骨,就是貫穿船首尾的梁,在現代船舶設計當中,中間的叫中內龍骨,邊上的叫旁內龍骨,他們這個時代都叫龍骨,最後我又問了一下他們用的材料,根據鬆木的強度和剛度可以確定船能做多長。”
林遠又問道:“那您想好要怎麼設計了嗎?”
萬淩無奈地笑道:“從來就沒有你這樣的船舶訂購者,船舶的很多設計參數不是一次就能選好的,一般船舶設計都得花費相當的一段時間,不過按你的意思,我們就是造兩艘船來應急,這樣還有可能造出來。”
林遠嘿嘿一笑,問道:“你要畫圖紙嗎?”
萬淩搖搖頭,說道:“總體圖,零件圖,裝配圖,一張張畫不得把我累死,那些工匠都很聰明,我直接和他們說就行了。”說完,萬淩指指自己的腦袋,說道:“船長,船寬,吃水深度,船型係數那些參數,結構布置方案,都在我的腦袋裏,三天之後,保證你組建一支滿意的內河艦隊。”
林遠相信萬淩和工匠的實力,而且這些船造起來也很簡單,沒有蒸汽機,不裝螺旋槳,不設水密艙,倉庫裏還有很多已經成型的材料,林遠就放心地去安排人員,新一師二旅的戰士都是漁民出身,對於劃船操舵都不陌生,林遠很快就挑選了二百名戰士。
三天之後,四艘船就造好了,林遠一方麵讓戰士上船進行適應性訓練,一方麵命令新一師一旅,向三岔口發起攻擊。
有了大黑山慘敗的教訓,三岔口的俄軍再也不敢大意,軍官們玩了命地命令手下挖戰壕,修工事,雙方戰局一度膠著。
林遠的內河艦隊,就在這時,悄悄地駛向了三岔口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