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調查的數據分析,同性戀人群高危行為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 雙性戀和異性婚姻普遍存在
MSM人群主要包括與男性有性關係的男同性戀者、男雙性戀者及少數男異性戀者。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確認自己為同性戀者占5733%,異性戀者偶有同性(簡稱異性戀)性行為的占533%,有28%的人為雙性戀。有3562%的MSM結過婚,3151%的MSM現在在婚仍來參加此種聚會,第一個性伴為女性的比例為4521%。在MSM人群的相關AIDS危險行為調查中,有4370%的MSM與女性發生過性關係。以上數據表明,青壯年MSM的HIV/AIDS流行並不限於男性同性戀人群、不同性取向的男性人群,還直接影響到女性人群。
目前我們的主流社會對同性性行為普遍不認同,使得男男性行為人群普遍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工作單位的巨大壓力,雙性戀和異性婚姻是這一人群性取向的一個顯著特征。麵對諸多壓力,許多男男性行為者對自己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生活態度消極使得他們不太關心自己的健康,加之由於受曆史原因及文化背景的影響,80%的同性戀者要建立形式上的家庭,這就再次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概率。在此類人群中,開展艾滋病的幹預工作刻不容緩,對MSM人群關心、關注、客觀認識、不歧視、理解並給予寬鬆的社會環境已經成為艾滋病性病的防治策略之一。
(二) 性伴侶更換頻繁
調查顯示,這一人群多半有多個性伴侶,最近六個月與男性發生過肛交口交的占9014%,男性性伴侶在兩個以上的占5581%,說明他們性伴侶更換非常頻繁,容易導致艾滋病傳播。
(三) 知、信、行嚴重分離
從艾滋病知識的調查結果來看,除了蚊子叮咬不會傳播艾滋病的知曉率(5342%)較低外,艾滋病潛伏期及安全套預防艾滋病問題的知曉率在70%以上,其他艾滋病傳播途徑相關問題的知曉率均在85%以上,說明在此類人群中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較高。從他們的態度來看,為了預防艾滋病,9306%的人表示願意堅持使用安全套,隻有1486%的人認為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但從他們的行為來看,最近六個月與男性發生性關係時隻有3225%的人表示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最近一次與男性發生性關係沒有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中,3792%的人是因為本人不願意使用。最近六個月與男性發生過肛交口交的占9014%,男性性伴侶在兩個以上的占5581%,最近一次與男性發生性關係沒有使用安全套的占5938%,最近六個月有1250%的人通過付錢的方式得到過男性提供的性服務,有597%的人為了得到錢為男性提供過性服務,50%的人表示最近一次與這種男性發生肛交性行為時沒有使用安全套。最近一年,有1642%的人出現過肛門潰瘍疼痛、排尿痛或燒灼感、生殖器分泌物異常、生殖器上出現皮膚破損或增生物。出現上述相關症狀時,有1818%的人不作處理,有909%的人到私人診所就診,有1818%的人自己買藥治療,3636%的人到綜合醫院就診,隻有1818%的人到性病專科醫院就診。
研究表明,在此類人群中存在明顯的知、信、行分離情況,對幹預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四) 以青壯年為主的低齡化趨勢
第一次發生性行為最低年齡低於15歲,平均年齡為21歲;第一次與男性發生性行為最低年齡也低於15歲,平均年齡為24歲。同性戀人群性行為低齡化趨勢非常明顯,將可能導致艾滋病在青壯年中高發。
(五) 性傳播疾病感染率高
第一次組織同性戀者活動,共自願谘詢檢測75人,HIV抗體、梅毒、乙肝的陽性率分別為400%,533%,533%。據有關資料報道,MSM人群HIV陽性率為135%,全國總人口梅毒陽性率為008%。本次檢測的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明顯高於以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