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1 / 1)

溫州地處偏僻,資源匱乏,交通不便,人多地少,惡劣的生活環境,語言獨特,形成了具有溫州獨特的地域文化。

(一) 頗具特色的溫州區域文化

早在明代,溫州就形成以“葉適”為代表,與儒家學理相悖的“永嘉學派”。這一學派的思想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溫州人的思維和溫州的發展。永嘉學派倡導的是“農商並舉,義利並重”的學理思想,與儒家“重農輕商,重義輕利”的學理思想形成鮮明的對峙,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溫州區域文化。

(二) 鮮明個性的溫州人

頗具特色的溫州區域文化造就了鮮明個性的溫州人,溫州人個性的形成是與溫州特色的區域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的。溫州人重商重利,溫州人闖蕩世界。有句話:“地球上有人的國度,就有溫州人”。溫州人又重農重義,鄉土意識特濃,不管溫州人離開家鄉多遠,溫州人家鄉情結永遠存在。溫州人重利,但不輕義,將這一對儒家認為本應對立的矛盾兩個方麵,溫州人通過互助抱團,形成利益共同體,共興共榮,有效地將矛盾兩方麵融為一體。隻要有溫州人的地方,就有溫州人的聚集,自然形成溫州人的群落,這就是溫州NGO的雛形。

(三) 生存環境惡劣的溫州企業

溫州的交通、資源、信息等條件與內地相比都是比較差的,國家對溫州投入幾乎為零,溫州人均隻有04畝土地,這對企業發展非常不利。但溫州的發展無論在動亂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年代一直沒有停步。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促使溫州企業思變,促使溫州企業自古就將競爭與聯盟這一對矛盾處理得很好。交通不便,運輸成本大,促使企業自發形成互相承接的產業鏈,企業間互相幫助,走向合作。國家投資很少,促使純粹以個人信用為基礎的民間資金的借貸盛行,依靠民間借貸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問題,也促進基於相互信任的民間社團的發展。

(四) “無為”而有為的溫州政府

在改革開放的起始階段,溫州市政府主要領導開明的“無為”而治,“無為”而有為成全了溫州人的發展願望,成就了溫州的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政府“無為”的放手,這時企業必須尋找NGO這一歸屬。

(五) 應運而生的溫州NGO

由於受永嘉學派深刻影響的鮮明個性溫州人,處於惡劣生存環境的溫州企業以及“無為”而有為的溫州政府,NGO早在溫州存在,並且起著政府、企業(市場)和個人在某些方麵無法替代的作用。政府宏觀調控著溫州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這一隻看不見的無形之手微觀調控著溫州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在許多方麵,常常會出現“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的情況,NGO這第三隻手起著不可替代的“中觀調控”作用,作為社會、市場秩序調控手段的補充應運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