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阿圓也已半歲,生得越發玉雪可愛,倒是讓衛琬真心憐愛,就此一直養在了鳳池宮中。
蕭允尚倒是有些啞然,當初衛琬收養了那女嬰,他是一直由著她的。然而後來發生了那麼多事,彼此有數月不曾見麵,他政務繁忙,早就把那孩子的事忘了個幹淨。如今聽蕭澤提起,他便勉強笑道:“那澤兒去把阿圓帶來與朕瞧瞧可好?”
蕭澤自是歡天喜地地奔入了內室,讓奶母將阿圓抱了出來。蕭允尚本來對那孩子沒有什麼印象,如今看她天庭飽滿,鼻梁挺拔,一雙漆黑的眼睛寶光流轉,竟有些打心眼裏的喜歡。
衛琬看在眼裏,心知這是父女天生的情意使然,便適時笑道:“皇上也該為小公主賜個名字,也好趁機入了皇室族譜,正了名分。”
蕭允尚見衛琬今日難得的高興,當下心裏便軟了幾分,柔聲道:“小公主生得這麼可愛,朕定要好好斟酌,取了好名字才是。”
衛琬斂衽為禮道:“那臣妾在這裏要先行謝過皇上了。”
蕭允尚果然說話算話,不過是第二日,便有禮官前來宣讀聖旨,將小公主賜名為蕭妧。妧字與圓同音,表示女子妍麗美好之意,是個極好的名字。而一向與衛琬唱對台戲的劉氏在這件事上竟難得的沉默,在外人看來劉氏是不屑與一個小公主爭風吃醋,隻有衛琬和紅鶯才知道事實真相。
自從那天過後,蕭允尚倒是又恢複了許久以前的習慣,有事沒事就會到鳳池宮來坐坐。他年歲漸長,人也沉穩了許多,如今少有那樣激烈地表達自己心意的時候,大多數時候他隻是靜靜看著蕭澤與蕭妧玩耍,即使是看到衛琬有時刻意回避,他也隻作不知罷了。
元武五年,就在這樣靜謐的氣氛中到來了。初二那日衛琬特向蕭允尚請旨回家省親,蕭允尚很爽快地答應了,隻是在臨別時,他卻狀似不經意道:“看到皇後如今與左相這般親近,朕也覺得好生欣慰,你平日在宮中也太寂寞了些,多出去走走也是好的。”
他語聲溫潤,神態亦是溫柔至極,卻讓衛琬心頭無端地一顫,一直到了衛府的書房中時,仍是有些魂不守舍。
衛覃於察言觀色一道可謂是老手了,如今見衛琬神色有異,當下故意道:“真是時光荏苒,靖王去世已近一年,邊境無他鎮守,這年關雖無大戰,但小事也出了不少,真是教人頭疼。”
衛琬身子一震,秀眸中茫然的神色頓時消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沉寂許久的哀傷。她清了清嗓子,開口道:“爹爹無須刻意提醒,事情已經做到了這一步,是萬萬沒有回寰的可能了。”
衛覃留意著她的每個神色變化,試探道:“聽聞這幾日你與皇上的關係和緩了許多,爹爹隻是擔心……”
“左相大人無須擔心,”衛琬打斷了他的話,堅定道:“那不過是為了行事方便而已,結果再過幾日便會分曉,爹爹若是不信,盡可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