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之間的交往需要寬容,正如人類需要陽光。因為寬容是生活上空亮麗的雲彩,是生活橡樹上熟透的鮮果,是生活瀑布腳下的深潭。人與人相交,不要看別人待我們如何?而要看我們如何待人!因為,待人以寬,才肯對人信任、對人體貼、對人諒解、對人包容;一切於寬厚中,才能看出我們待人的道德、待人的智能、待人的用心、待人的藝術。
以寬待人,就是在社會中要以寬容之心對待別人的錯誤,對待別人曾經給過自己的傷害。什麼是社交上的以寬待人?讓我們看一個事例。
甲乙丙同是某大學的學生,在同一個宿舍住,而且都愛好踢足球,就連球鞋都是一樣,因此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最好的。
有一次,甲穿上自己的球鞋要出去踢球,突然乙攔住了他,並指著他的腳上說:“你怎麼把我的鞋子穿在你的腳上,請你還我!我也要去踢球。”甲否認,於是二人爭執,大吵不已,結果雙方鬧的很不愉快。
又有一次,乙應邀同鄉的足球友誼賽,便急忙穿上了球鞋望外跑,這時丙突然指著他的鞋子,說:“你怎麼可以穿我的鞋子,請你還給我!”乙一聽,便將鞋子脫下來給他。後來丙找到了自己的鞋子,知道錯了,便將鞋子還給了乙。乙非常不以為然的說:“既然給了你,我就不要了。”
沒多久,丙正在操場上踢球,甲突然穿著一雙拖鞋來了,並指著他說:“你穿錯了我的鞋子。”丙微笑的將鞋子脫下來給他,並穿上了甲的拖鞋,依然微笑地看著甲穿上了自己的球鞋跑上了場。後來甲找到自己的鞋子,便將錯認的鞋子還給丙,丙還是滿臉微笑的把鞋子收了回來。
從甲乙丙三人的處事態度,就可以看出所謂待人以寬、待人不同的藝術了。
寬和的待人,自己也會心平氣和、輕鬆愉快。反之,一個人如果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甚至嚴厲的指責別人的不是,如此不但讓人望而生畏,不敢親近你,自己也會因為不得人緣而愁悶苦惱,真是傷人又傷己。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恐怕也是經常發生,隻要不是原則問題,對人應多持一個“恕”字,對已要待持一個“忍字”得饒人處且饒人。經常以寬容之心,消除對別人的抱怨嫉恨,對搞好團結是非常重要的。
有個故事說:兒子在家鄉因為建房子,為了一道牆和鄰居爭地,於是寫信給在朝為官的兒子,希望兒子出麵幫忙討回公道。兒子接信後,以詩作函回曰:“萬裏投書隻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所以,“寬厚待人”不但是人際相處之道,也是自我做人的根本!
溫馨提示:解決任何問題,都需要有正確的方法,處理人際關係同樣需要方法得當。同樣的一個意思,以寬待人的技巧就能被接受,而用斤斤計較則會引起反感和抵製。一件本來並不難處理的事情,如果方法不得當,就會搞得很複雜。因此,對於一個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需要更好地掌握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