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乘風破浪南渤裏(下)(1 / 2)

一路走來,這位少監大人倒是兢兢業業,宣讀皇帝聖旨,頒布賞賜,弘揚大明天朝威儀做的認認真真,問及建文帝的行蹤,卻毫無結果。五天時間,連走三國,作為外交使節,他的工作做得無可挑剔,但是最重要的建文帝的行蹤卻沒有著落。百般無奈之下,隻好返回蘇門答臘稟告鄭和。

既然這裏沒有建文的蹤跡,而鄭和又不知在哪裏得到了建文從這附近海域向西北而去的信息,不管真假,這都是當前第一要務。再說在蘇門答臘也停留了不短的時間,該交易的商品,也進行的差不多了,鄭大帥當機立斷下令出發,下一站:南渤裏國。

從蘇門答臘往西,微風漫卷紅旗,正是揚帆出海的上好天氣。蘇門答臘漁夫國王和王後、王子一起送行到漁村苔魯蠻。鞠躬致意,灑淚作別,說不出的難舍難分,道不完的離別情深。

“哧!”董宇不屑的輕哧一聲,兩邊人同屬不同國家、不同民族,語言不通、文字不同,哪來的深情厚誼,這幫厚顏無知之徒,分明是看上了天朝特使的豐厚賞賜。如此惺惺作態,大概是希望下次特使再來的時候,能帶來更多的賞賜吧?誰說原始人的思維就簡單?像他們這些才剛剛學會直立行走的生番,後世那些猴子的祖先,現在就想要算計我華夏,將來借用各種名義占我們的便宜,還不是順理成章?

董宇心裏暗自打著主意。他這次已經從蘇門答臘進了不少貨物,光優質胡椒就進了整整兩船。蘇門答臘的胡椒粒大飽滿,是胡椒中的上品,這兩船胡椒運到大明去賣,不說換回兩船黃金,也是價值數百萬貫,可以說他即便是現在立即掉頭返航,所得的利潤也夠讓其他商人羨慕得發狂。

碼頭上的微風,到了海上就變成了強勁的東南風。巨帆鼓漲如滿月,船行似箭,劈波斬浪,那速度就好比是駕著高速摩托車在淩晨無人的大街上狂飆一樣,形容此時的感受就一個字--爽!

三天三夜!風力不變、風向不變。第四天清晨,視線盡頭就出現了南渤裏國的海岸線。

這裏是蘇門答臘島的最北端,也是這塊陸地上的最後一個國家。進入西洋的船隻都要在此經過,在南渤裏落帆停泊,補充給養。西北海中有一座平頂大山,名叫帽山,大海在此劃分,帽山西麵叫西洋,也叫那沒洋,東麵海域就是東洋。

大明遠洋船隊的到來,照例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南渤裏國國王率領一大幫大小頭目到碼頭迎接天朝特使,也或者是來開稀罕的吧。畢竟有兩百多條船的龐大船隊貿然造訪,換成那個國家,都會當成一件稀罕事的。

明軍登陸之後,鄭和當眾宣讀了大明皇帝的詔書,有士兵抬著成箱的寶物當場賞賜給南渤裏國王。南渤裏國王,麵對這個從天而降的大餡餅,除了驚詫之外就是狂喜了,看著這個老家夥由於驚喜而變得扭曲的麵孔,董宇在他臉上打一拳再吐口痰的想法非常強烈。感覺到了董宇的憤怒,身旁的鳳嬌一時有些茫然,她實在有些搞不清楚,這個第一次來的地方有些什麼能讓她的老爺生氣的。受了恩惠的國王良心發現,引著鄭和及一班文武官員去王宮休息。對於這些異族的王宮,董宇還是很感興趣的,有了盛立強這個做內應的小弟,隻要他不反對,邀請共赴王宮宴就成了必然。

所謂的王宮就是一座搭得離地兩米高,本身高度超過十米的一座大木樓,樓下的木樁子之間,牛羊在其中散養,他也不怕萬一哪頭牛害了瘋牛病,亂頂一氣,撞塌了他的金鑾殿?

國王獻上禮物,作為送給大明朝廷的貢品。其中降真香是極品,名叫蓮花降,是南邊山中的特產。降真香,下西洋以來董宇也見過不少,但是像這樣外形、顏色都是上佳的,還真是少見。其中一株三尺高的火紅珊瑚樹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連鄭和也兩眼放光,雖然不至於臉上寫滿貪婪,那滿臉的驚喜也是少不了的。

珊瑚,在大明那是奇珍異寶,純粹的奢侈品,和寶石瑪瑙是一樣的。像這樣一株珊瑚,價值連城,足以讓無數人為其舍身忘命了。要說董宇此時心裏沒有貪念,那是太高看他了,我們的董會長剛才甚至動過殺人奪寶的念頭,不過想想這樓上人的身份,還是強行按捺下了這個危險的念頭,現在他就想知道這些珊瑚是從哪兒來的!有人會說,珊瑚當然是海裏來的。可大海那麼大,怎麼能確定哪裏有珊瑚呢?他就不信,這個南渤裏王會不知道這株珊瑚樹是從哪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