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邊塞(2 / 2)

說著,他朝丫環看了兩眼,麗姨娘順著他的視線過去,頓了頓,便說,“小葉,你下去。”

“是。”丫環退了下去。

李管家等了一會,聽得周圍沒聲響了,他把懷中的銀票拿了過來,遞給了麗姨娘,說道,“二爺說,這家分了之後,他有可能被外調到邊塞,帶著小公子出行,也極不方便。而且聖上極是看中二爺的長子,己安排寶哥兒日後進宮與小皇子作伴……”

“外調邊塞!這話,從何說起?”麗姨娘大驚,機械的接過銀票打開一看,卻是嚇了好大一跳,刹那心跳加速,連忙把銀子收回放到了心口。

“……怎會如此!”邊塞可是苦寒之地,外族蠻夷眾多,殺人越貨,那是常有的事……

“收著罷。”李管家見狀歎了口氣,說,“二奶奶也說了,您這些年也不容易,辛苦了。至於大奶奶那邊,你可以放心,二爺已經打過招呼,你可以安心的住在這裏。”

他說罷,再施一禮就退了下去。

麗姨娘捧著銀子坐在那雙眼含淚,她細想了一會,似是自言自語地低語道,“……邊塞,不去也罷!寶哥兒以後同小皇子一起長大,前程是也不會差的!”

說罷,她捧著那銀票站了起來,匆匆地抹了眼淚,就去尋地方藏去了。

同年十月東胡所屬的一支部族在邊疆率眾叛亂,行事猖獗,當朝兵部督軍請令剿殺叛軍,還我大楚子民邊疆安寧。

楚皇感其忠君報國之心,特準其請,封他為幽滄節度使,管轄幽州白河鎮,鐵嶺鎮,還有滄州與幽州交界處,歸轄幽州管理的烏鎮,這三個鎮都是與東胡的重要交界處。

重要到什麼地步呢?

按李府老仆大東對沈清的說法那就是,“那地兒,夫人,前兩個白河鎮與鐵嶺鎮,白天熱,晚上冷,風沙又大,簡直是寸草不生!您想想,那是啥好地方,能輪到咱們?夫人啊,那地方,沒吃的沒喝的,沒幾個人活得下去……”

說到這,大東就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了,哭喊著與沈清道,“夫人啊,您過去啊,這就是過苦日子去嘍,那是什麼地方啊?那是窮耗子都不願意過去打洞的苦地方啊。”

這時,與他一道站著的李管家實在聽不下去了,一巴掌揮到他背上,怒道,“你小子還不快去搬水桶上車。”

大東見得老頭發威了,便撒開了腿就跑,不敢再造次了,不過饒是如此,跑到半道,他還是回過頭淒厲地朝得沈清喊了一聲,“二奶奶,那地方窮得叮當響,叮當叮當響啊。”

說罷,這時他身邊的幾個兵卒都看不過去了,紛紛擼起袖子要來揍他,這次,大東真是抱頭鼠竄而去。

李管家看了一眼不以為然,表情帶笑的沈清,這才上前道:“二奶奶莫當真,大東說的是別處,其實烏鎮並沒有那麼窮。”

沈清笑笑:“不礙事,二爺同我講了許多那邊的事,比如什麼,棒打麅子,瓢舀魚之類的!我倒是挺期待的!”

李管家愕然——這二爺還挺會吹牛的,那邊雖然不像大東說的那麼貧窮,但也不至於到二爺說的那麼富饒!

邊塞有廣闊的黑土地,隻不過離胡人太近,經常受到蠻夷侵略,又長年爭戰,沒有人力去開發。

“棒打麅子,瓢舀魚。”這句話是形容那裏的野生動物非常多,拿一個木棍就可以去樹林裏打野味,用葫蘆瓢就可以去河裏或者水坑裏去撈魚。

看不出這冷臉的二爺,還真能吹。

生怕二奶奶繼續問,穿了幫,這廂李管家告了個罪就退了下去,沈清牽著書意朝張媽笑著說,“趁我們這還在京城,你看看這鎮子裏還有得什麼是買著可以用的,你快去瞅瞅。”

張媽笑著點了點頭,“您帶著小姐,我這就去看看就來。”

“知曉了,去罷。”沈清看了身旁乖巧的女兒一眼,笑著道。

看著張媽走遠,一旁的書意才狡黠的看著娘親笑道:“娘,爹爹何時說過,棒打麅子,瓢撈魚的話……”

“……難道是娘聽錯了!”沈清衝女兒眨了眨眼睛,裝傻道。

“……”書意。

那三個鎮是什麼樣兒的,李淩寒與她說過,他說萬歲爺在地圖上挑來挑去,把最險惡,也最窮的三個地方都拔給他了。

另外楚皇還告訴他說,寶哥兒日後一定會大展宏圖,前途似錦的,邊疆百姓還得他這個節度使好好為國盡忠,為大楚的百姓好好守著這三個地方。

言下之意,是讓李淩寒當一輩子的節度使,別想回來了。

沈清當時聽了就笑,汪永昭皺眉看得她半晌,隨即揮袖而氣,看樣子氣得不輕。

看著男人出去的背影,沈清好笑,這些男人都是一樣的自以為是。楚皇以為人人都很稀罕這京城一樣;李淩寒則想不到這女人聽了他們將來的去處,競是一副完全無所謂,竟有些歡喜的神情,同他當初的猜測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