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才消停下來,戚姬的哥哥癱瘓在床,就不能鬧事了。
戚姬久病,不得劉邦寵幸,戚家就老實了。
戚家也是想給劉如意爭江山。
沒有了皇帝的寵幸,還爭得過嗎?
戚家人本來就是奴隸出身,仗著戚姬得劉邦的心,才能耀武揚威。
可是很快戚家發現劉如意失蹤了。
這樣就更讓他們沒有了指望。
一下子就蔫了。
蔫了最好,要是再逞威風,這輩子戚家也是不能得好。
劉邦會禦人,自己並不像朱元璋那樣辛苦操勞,該享福他是要享,不該享的他也要享,這可不是一個勤奮的皇帝。
劉如意失蹤,戚姬就哭,挺著病體就去找劉邦哭訴,賴呂雉害死了劉如意,藺簫告訴她,是自己把劉如意弄走的。
藺簫看戚姬這個女人,隻要有劉如意在,她就不會死了奪江山的野心。
藺簫隻答應不讓他們母子死,可沒有保她複仇殺呂雉,讓她們母子死不了,藺簫就算完成任務,無理的要求藺簫是不會答應的。
藺簫告訴了她實情,不要針對呂雉:“你針對她沒有一點兒好處,你這是在結仇,你要是還想做人彘?我就成全你,我看你有什麼能耐對付呂雉?”
戚姬能有什麼成算,她也就是一個挨宰的貨,就是因為她存著妄想的心,才落得陳成了人彘。
她有什麼膽量?有什麼人脈?有什麼智謀能夠勝過呂雉?
就是仗著在劉邦耳邊吹風,看看她這樣病懨懨的,劉邦還理她嗎?
“你應名是來給我複仇的,卻讓我成了低聲下氣,沒有一點兒尊嚴的奴仆一樣的人,你怎麼能這樣幹,你這是在糟踐我!”
“你不服管我就走了,沒人管你的破事,你以為我缺你們兩年的壽命?你就是十年我也不稀罕,我活上一萬歲都沒有死亡的日子,我是不會受你的氣,你什麼貴妃?你這個人彘!是個不知好歹的東西!我走!”
戚姬一下子就慌了:“你別走!我是聽你的,我不能沒有兒子!”
“有你兒子在,你就不會死心,我要是不讓你有病,你會不去取悅劉邦嗎?你會不吹耳邊風嗎?你能安分嗎?”藺簫算是看透了戚姬的本性,找不到兒子她就自作主張去賴呂雉,根本就沒有打她之字。
這個女人是屢教不改,做人彘的教訓都沒有讓她死了野心,重活一世安安分分的多好,皇宮的生活總比當奴隸強遠了,本本分分的享受榮華富貴,你不惹事,就沒有人找你麻煩。
皇宮的女人那麼多,大家都不得寵,怎麼也是錦衣玉食,你不搞特殊化,誰會認得你是誰?
重活一世,還不吸取教訓,實際卻是她的事,是戚姬先做錯了,得了劉邦的寵,就想推翻呂雉母子取而代之。
難道你就不想想一個被廢的儲君將是何樣的下場?
你的兒子上位,就能饒過一個做過儲君的人?
你能不斬盡殺絕嗎?
不用想,沒有二致的,就是不做成人彘,腦袋也是保不住。
你想奪人家的江山,人家可不是奪的你的。
你也應該講點理吧。
戚姬再也不敢去哭訴,藺簫不讓她穿好衣服,一天病懨懨的,劉邦就不喜歡她了,找不到劉如意,戚姬就偷偷地哭:“你哭死也沒用,我看你真的不知道好歹,弄走你兒子,我是在保護她,唯恐呂雉這一世會先下手,不等劉如意長大就弄死他,以為劉如意死了,呂雉對戚姬也就不會提防了。
劉邦的兒子也不是劉如意一個,為什麼呂雉專門針對戚姬母子?還不就是她有野心,惦記皇位,呂雉怎麼不殺劉邦別的兒子,怎麼不把別人做成人彘?
歸根結底都是天下惹的禍,你戚姬也想給兒子搶天下,你戚姬懂什麼?你的娘家有什麼助力,你的兒子還小,怎麼能能治得了劉盈,劉盈懦弱,輪到搶江山他就不懦弱了,你有什麼底牌能掌控江山?
真是自不量力,睡了幾年劉邦,以為自己也是真鳳凰了?
天生的一個蠢貨,滿腹的妄想,不如聽命運的安排,接受一個妾的下場,好好地活在皇家已經是萬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