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做了自己擅長的一部分,並且通過互相谘詢和幫助銜接得天衣無縫。
那是最令我尷尬也震驚的一份報告。
從那天起,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我不是全能,我不是超人,很多東西交給合適的人來做會比自己做好得多。
身為一個團隊領導者,從繁雜的具體事務中脫身出來後,就可以將原來用於學習自己不會做的事情的時間,更多地用於觀察每個人的長處,發現每個人擅長的事情,來安排工作;更多地關注團隊之間的協調與溝通,來及時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
漸漸地,我不那麼累了,我可以在完成自己那部分擅長的工作後,舒舒服服地洗完澡躺在床上看電影,等著其他人很好地完成其他部分,我來進行收尾即可。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不是個超人,自己隻是很普通的一個成員。
我也開始學會說“這個我不會哎”,把它交給更合適的人。
可我曾經卻是個不管什麼事情,隻要別人交給我,都會硬著頭皮應承下來的人。我覺得不會那就學唄。可是其實哪怕我們的學習能力再強,學習都是需要過程需要時間需要精力的,何不把它交給更專業更合適的人去完成,讓這件事情更快更好地完成呢?
很多時候,你越覺得自己好辛苦好累,有可能是因為你爬得比別人高,空氣更稀薄,承擔了比別人多的責任,但也有可能是你太看得起自己了,以為除你以外,無人可以。
但是把自己當成了最牛的人,往往卻成了最傻的人。
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閃閃發亮的人,你根本不需要一個人,像你以為的那麼辛苦。
我為什麼要選擇你
前兩天臨時被梁先生拉去做JA的誌願者,說白了就是把各行各業混得還不錯的人聚集到一塊給在校大學生去分享職業規劃和職場經驗。
這一場的主要內容是模擬麵試,我的任務蠻簡單的,就是當麵試官。
無領導小組麵試比較無聊,大家都溫文爾雅客客氣氣的,完全沒有我們當年臉紅脖子粗,差點兒衝上去捂住對方嘴巴的那種激情澎湃。
半小時裏,我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熬到了個人麵試,想著總該有幾個有意思的了吧。
結果每一個人的自我介紹都如出一轍:“我叫×××,我畢業於哪哪哪,我的性格樂觀開朗……”盡管有的人一看就靦腆內向,跟樂觀開朗怎麼都搭不上邊。
我也不問一些專業上的問題,而是問一些他們平日裏做的事情。
問到最後,我都會問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和別人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潛台詞就是:“我為什麼要選擇你?”
幾乎每個人都會一愣,想一會兒,答案又幾乎是如出一轍:“我的學習能力很強。”或者“我比較謙虛好學。”
麵試結束後我跟梁先生交流,他那邊遇到的也是這樣的情形。
他說他當場就很不給麵子地跟他們說:“你們是沒經驗的大學生,你們進來當然是學習的!學習能力強,值得驕傲嗎?你不謙虛好學,我能要你嗎?!”把那幫學生說得一個個麵紅耳赤。
我被他的苛刻驚到,其實這不能怪他們。
大多數的我們,在步入社會前,對於自己有什麼不一樣的光芒,都沒有意識到。
我以前也被麵試官問得憋不出個所以然。
不過這真的太重要了。
我們這代人很不幸,一出生就必須跟同齡人爭奪著有限的重點中學名額、重點大學名額、保研名額、工作名額、公務員名額、買車名額、買房名額;連對象的名額說不定都得搶。
這麼多人,誰顧得上誰?你還指望有伯樂整天睜大眼睛來發掘你的不同?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是與眾不同的,又怎能埋怨無人識英才?
我記得我大三暑假去新東方學英語,在那群老師每堂課的插科打諢裏過得很愉快,就是幾乎沒學到在任何兩個月後仍有記憶的東西,但是到現在為止印象還很深刻的是其中一節放VCR的課。
那節課老師主要是給我們看最後被耶魯、麻省理工、康奈爾、科蒂斯音樂學院等一流大學錄取的學生交上去的自我展示的集錦。
這些學校經常有一些奇怪的要求,比如說PS和CV都不要,就要一個三分鍾的視頻。
於是在接下來的十幾分鍾裏,我看到了我至今為止都不得不讚歎的視頻。
有人自己整了一個模擬庭審,一人分飾法官、律師和證人,精彩絕倫;
有人在一分鍾裏換了十種樂器,銜接順暢地唱出了自己曾經的代表作品合集;
有人拚接了自己在世界各地農田裏與動物們的照片,表現了自己曾經滿世界考察農業的經曆;
有人做了個動畫,裏麵各種搞怪的動作來體現他不被看好的成長,把我們逗得全程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