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2 / 2)

但是這兩種步槍的彈藥,是絕對不能通用的。你拿中正式步槍的子彈,塞到漢陽造步槍裏麵,非炸膛不可。一個國家設計的口徑相同的步槍尚且如此,更何況炮兵使用的炮彈?雖然都是七十五毫米口徑的,但是中間因為設計和製造的國家不同還是有差別的。

即便這樣,全軍幾百萬人、幾百個師,擁有師屬火炮的除了少數中央軍精銳之外,大部分的師除了幾門迫擊炮之外,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師屬炮兵,甚至是軍屬炮兵。甚至很多雜牌軍,即便是中央化的雜牌軍一個軍,也沒有幾門火炮。

比如固守台兒莊的第二集團軍,自身則隻有幾個野炮連。連同配屬的炮兵全部加一起,也沒有日軍一個師團多。而像川軍那樣的雜牌部隊,更是連一個集團軍都沒有一門火炮。參加徐州會戰的川軍二十二集團軍,全集團軍兩個軍四個師八個旅上下加在一起隻有十幾門迫擊炮。

除了以中央軍為主的戰區還好一點之外,其餘的戰區炮兵幾乎都少的可憐,作戰還是以迫擊炮為主。麵對著日軍的坦克優勢,大部分的軍隊缺乏反坦克火炮,甚至就連必要時可以用作反坦克的二十毫米小炮都不多。

中央軍的情況還勉強對付,至少那位國軍第一人對自己一手栽培出來的部隊還大方些。隊屬炮兵的數量雖說不多,但是直屬炮兵的力量還是有點。而且中央軍中有反坦克炮、高平兩用炮。雖說數量不多,但是比雜牌軍要好的多了。

那些主要由雜牌軍組成戰區就更差了。一個戰區的火炮全部加起來,還沒有日軍的一個師團多。即便有那麼幾門老掉牙的火炮,也當寶貝一樣供著。而且炮彈奇缺,打光了就沒有地方去補充去。

眼下關內戰場的整體形勢有限的炮兵隻能集中使用,在戰時加強給重點戰區。在加上很多將領沒有步炮協同的經驗,大部分的軍隊沒有受過步炮協同訓練,有限的火炮發揮的作用也更加有限。

盡管抗戰爆發之後,不惜血本從其他國家進口了一批,再加上從蘇聯購買的火炮。但也無法彌補,戰場上的損失,更無法形成對日軍的火力優勢。而且在沒有空中火力優勢和部隊根據戰爭需要,擴編的規模越來越大。

以及國軍在戰場失利,尤其潰退的時候有丟棄一切武器裝備習慣的情況之下,這批火炮的消耗速度快,起到的作用也遠非想象的那麼大。四年戰爭打下來,隻能依靠外購補充。眼下即便是一向被認為財大氣粗的中央軍,眼下炮兵的數量也相當有限。

這麼一點有限的炮兵,再加上空軍本就數量不多的飛機,自七七事變全國抗戰爆發打到現在,幾乎在任何一場戰鬥之中,除了迫擊炮之外,中國軍隊從來都沒有占據過火力上的優勢。日軍在戰場上,從來就沒有遇到過火力的壓製,更沒有見過什麼叫做炮彈如雨。

那點有限的炮兵,在經曆過初期的浪費和戰損之後,到了後期都成了寶貝。在需要的時候拉出來打上幾炮之後,便馬上收縮回去,生怕被日軍的轟炸機和重炮給端了。在這種情況了之下,本就有限的火力更加無法給日軍帶來什麼嚴重的威脅。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可謂是橫衝直撞。隻要小心點,別中了埋伏就可以了,根本就不必擔心中國軍隊的炮兵。

在去年之前,都是日軍的火力壓製著中國軍隊打。在戰場上,日軍甚至不知道什麼叫做防炮。這種經曆,讓日軍各級軍官養成了狂妄的習慣。經常出現一個大隊在沒有加強火力的情況之下,僅僅依靠自身大隊炮小隊的那兩門九二步兵炮,和兩三門三七步兵速射炮,配合重機槍、擲彈筒,就敢在一個軍,甚至一個集團軍的中國軍隊腹心橫衝直撞。

火力上的過度懸殊,別說一個師,就是一個軍即便合圍日軍一個大隊,也很難將其殲滅。甚至多次出現十幾萬大軍,無法圍殲日軍一個旅團級支隊的情況。國軍都尚且如此,裝備更差的十八集團軍就更加束手無策了。極少在中國戰場上遭受火力打擊的經驗,讓這些日軍除了更加驕狂之外,還養成了自以為是的毛病。

當真的遭遇到真正的地空優勢火力夾擊的時候,這些大部分還是第一次領教過什麼叫火海。根本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作戰經驗的日軍指揮官很多當時就被打蒙了。還是第一次經曆這種情況的這些日軍軍官,做出一些過度的反應,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這個一木清直,眼下就是處於這種情況。作為在盧溝橋打響第一槍,徹底點燃中日之間戰爭,在中國戰場之上已經橫衝直撞數年他,今天的這種態勢還是第一次經曆過,更是第一次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