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2 / 2)

不過這畢竟是基於中型裝甲巡洋艦的艦體,而這個時代的主力艦技術正處在變革當中,基本是5年一變,10年一大變,因此在主力艦上使用這樣通用的艦體是很難做到的,隻有像英國這樣領導海軍技術的發展,而且又有足夠經濟實力的國家,才能將一型開創新潮流的新艦一次性建造8-10艘,以均攤成本費用,如開創全鋼質戰列艦先河的君權級戰列艦就建造了8艘;還有使用新型305毫米口徑主炮的威嚴級戰列艦建造了9艘,而首先引入二級主炮概念的愛徳華七世級戰列艦也將計劃建造8艘。另外還有一些用於試驗新技術,由於特殊原因建造的戰列艦則隻建2-3艘。

其實德國的造艦經驗雖然不足,但也很注意同一型號的軍艦建造數量,基本每一種型號的戰列艦都會建造5艘,不僅可以保證有一定的數量以分攤費用,而且還可以用同一型號的戰列艦組成一個艦隊作戰,降低後勤壓力,從這個角度來,同一型號的戰列艦建造數量要比英國更為合理一些。

但不同的艦種使用同一艦體,提爾皮茨還是第一次聽到,不過從海外華人剛才的解看,這樣的設計也確實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這次海外華人要在徳國建造這型裝甲巡洋艦,因此無論德國選擇那一種方案,都可以因增加數量而分攤成本,這當然是對德國有利的。

當然,盡管提爾皮茨是德國海軍的掌門人,但也不能輕易的拍扳決定選用那一個方案,這還需要交由德國海軍的技術人員協商評估之後才能做出決定來,因此還要再等幾再。張威也表示了理解,好在是自己在德國還要再停留一段時間,因此也可以等徳國海軍進行充份的評估。

而會談結束以後,張威又和海因裏希親王一起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回答各路記者所提的問題,張威也充份發揮自己在舊時空裏煆練的應付媒體的能力,回答問題也是舉重若輕,風趣幽默,引起了現場的不少笑聲,當然也有少數記者的問題十分刁鑽,由其是英國記者的問題,充滿了*味,因為海外華人和徳國進行軍事合作的事情,也不是什麼秘密,由其是改進之後的布倫瑞克級戰列艦下水,引起了英國的高度重視,因此英國記者提出的問題甚至引得在場的徳國記者怒目相視,但張威則大打太極推手,避實就虛,輕輕鬆鬆就應付過去了,而且讓場麵也沒有失控。

海因裏希親王鬆了一口氣,老實他也怕記者們提的問題太刁鑽,惹怒了海外華人,導致局麵失控,從而影響諒國和海外華饒合作,因此才親自坐鎮現場,雖然鎮住諒國記者,但英國記者顯然不吃這一套,好在是張威的應對得體,反到是挽回了差點失控的局麵。

隨後的宴會上,聚集了大量徳國的商界人員,包括有基尓造船廠、布洛姆-福斯造船廠、克虜伯公司、蔡司公司、西門子公司等的負責人或股東,自然是都希望和海外華人商談商業合作,當然最輕鬆的還是基尓造船廠和布洛姆-福斯造船廠的廠主,因為他們都己知道這次海外華人還有兩艘裝甲巡洋艦,價值要比前兩艘軍艦要大得多,而且基本是鐵定在德國建造,這當然是一大筆定單,何況雙方還有綜合火控係統和蒸汽輪機的聯合開發研製計劃,在宴會上張威也和兩家造船廠約定了正式談判的時間。當然張威還開了個玩笑,告訴兩家船廠可不能獅子大開口,要價太高,雖然這次的兩艘軍艦基本將在徳國建造,但徳國的造船可不止有這兩家,還有著名的伏爾鏗船廠,

同樣高心還有克虜伯公司的代表,因為無論是那家船廠接下的定單,艦載武器都是鐵定從克虜伯公司購買,因此克虜伯公司將是穩賺不賠的。另外海外華人設計的迫擊炮己由克虜伯公司大批量生產,也給克虜伯公司帶來了大量的定單,這也讓克虜伯公司上下都對海外華饒印像甚好,於是克虜伯公司的代表也頻頻和張威碰杯,並極力邀請張威到克虜伯公司去訪問參觀。

除了軍工、造船以外,還蔡司、西門子等公司的代表,也都爭相的找張威交談,希望能夠找到商機,因為一但和海外華人搭上關係,不僅僅是普通的商業合作,而且還可以借助海外華人這個跳板,打入遠東龐大的市場,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利益。而張威也都頻頻用外交詞令,表示華東政府願與任何公司進行經濟來往,但詳細情況可以去找代表處協商等等。

整個宴會就在這樣歡快的氣氛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