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道生萬物(2 / 3)

他說有一個叫東郭子的人,問了莊子一個很大的問題。東郭說,莊先生,你天天講道,那麼你告訴我道在哪裏?莊子說,道無所不在。這個回答實際上是非常準確的,是一個很哲學化的回答。但是東郭子可能缺少哲學思維的能力,他一定要看得見要摸得著,所以他就跟莊子說,你這樣回答我聽不懂,你一定要具體指出來道在哪裏。莊子碰到這樣一個人,也實在沒有辦法。於是他隻好把這個很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他說。

(道)在螻蟻。

道在小蟲子、小螞蟻的身上。東郭子非常驚訝,說你講的道是那麼偉大的東西,可是它怎麼會在這麼一個很下賤的東西上麵呢?莊子一聽,說。

(道)在稊稗。

稊稗就是稻田裏麵長的稗草。所以東郭子就覺得更奇怪了,怎麼更加低下了呢?你的道那麼偉大,你說道在蟲子的身上,我就覺得已經很下賤了,你現在又說在稊稗的身上,怎麼更加下賤了呢?莊子也是一不做二不休,說。

(道)在瓦片。

道在磚瓦裏麵。東郭子先生越聽就越不明白了。“何其愈下邪?”你怎麼越說越不象話了呢?那麼偉大的道,怎麼在破磚亂瓦裏麵呢?莊子幹脆把不象話進行到底,說。

(道)在屎溺。

我告訴你,道在大小便上。莊子把話說得很極端了。但是我們想一想,莊子對於道的這一番說明,不僅在哲學上,說明了道無所不在。同時他還說明了,世界萬物都是道之一體。連屎尿、螻蟻、破磚亂瓦、普通的植物,都是有尊嚴、有權利的,它們都是這個世界上平等的存在。

這個思想就非常了不起了。道不僅承認具體事物的存在,而且承認地位微賤的具體事物的存在。不僅承認它們的存在,還承認它們是合乎於道的存在,是有價值有體麵有尊嚴的存在!

到這個地方,我們可以作一個總結。這是莊子哲學的一個重要的內涵之一,就是:每一個個體都是自我滿足的。

對於我自身來說,我是完美的,是不大不小、不高不矮、不多不少、是不胖不瘦的,我就是我。就是因為我自身所擁有的特點加起來,我才是我。你不能否定我身體裏麵的某一個特點,你不能夠輕視我身體裏麵的某一個特點,因為這些東西加起來才是我,你把這些東西否定了,那就不是我了。從這個結論我們可以推導出,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有足夠的理由,因此誰也無權抹殺我的存在,誰也無權否定我的存在,誰也無權改變我的現狀,誰也無權要求我們像他們所要求的那樣去生活。我們作為個體,有我們自身的權利,所以“個體自足”這樣的一個思想,最終會導致尊重個體、尊重個性,也必然會引導出兩個非常重要的價值。

第一寬容,第二自由。

莊子的思想雖然誕生在兩千多年前,但卻是許多現代思想的源泉。正是基於他對“道”的開拓思考,使得這個古老的概念與現代社會發生了很多的關聯。那麼莊子對於“道”的論述先進在哪裏?“道”的思想對於現代社會還有哪些意義?

自由有的時候是需要論證的,自由的價值至少是需要論證的。西方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認為,自由的價值是無法論證的,也不需要論證。相反,他們認為誰如果反對自由的價值,那麼他應該提出來不自由的價值。實際上也就是說,西方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覺得這個問題很難論證,於是就把它說成是不需要論證,然後把問題推給了對方。那麼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莊子,用他的《齊物論》找到了自由的道德依據,證明了自由的價值。莊子認為,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他說。

道與之貌,天與之形。(《莊子·德充符》)

既然道給了他相貌,天給了他形體,那麼誰能剝奪他的天賦人權呢?莊子的道賦人權思想,比西方天賦人權的思想,早了將近兩千多年。當然我們需要說明,莊子並沒有明確提出人權的概念,但是從他的哲學,可以直接推導出這樣一個價值。

我們說春秋戰國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那個時代,孟子和莊子同時出現了。如果說,孟子為我們的“道德”找到了人性論上的基礎的話。那麼,莊子就為我們找到了“自由”的認識論上的根據。道德與自由,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兩塊生存基石,是這兩個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偉人奠定的。孟子告訴我們,要做一個道德的人,因為我們的人性是善良的。莊子鼓勵我們要做一個自由的人,因為我們的人性是自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