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職責總與人相隨(2 / 3)

在妻子的鼓舞下,帕斯卡納侯爵從容麵對一切,最後他在巴維亞英勇就義。而這時,他的夫人仍是十分年輕,她的美貌使前來追求的人絡繹不絕,但維多利亞從來沒動過心。她的心裏隻有丈夫高貴的氣質在不斷地激勵著她,任何人都無法取代他。她寧可忍受孤獨和寂寞,以此來紀念自己的丈夫和他那偉大的人品。

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軟弱、猶豫的阻礙。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矛盾,既有勤勞、善良的一麵,又不可避免自私放縱、貪圖享樂的天性,矛盾是真實存在的。它會困擾那些自製能力差、意誌不堅定的人,使他們猶豫徘徊,不知所措。

一個人的意誌能否轉化為實際的行動,關係到他徘徊不定的方向。當意誌搖擺的時候,意誌軟弱、消極被動的人的私欲就會急劇膨脹,並逐漸占據領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原有的善良的品格就會丟失,個性就會泯滅在強烈的情欲中。天長日久,人就會受感官控製,成為它的附屬品,不斷地墮落而不能自拔。

因此,我們要嚴格遵守道德的規定,並盡快將它們運用在實際生活中。這樣才能抑製誘惑和欲望,做到自律,培養出良好的道德。長期持久地擁有高尚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人們才會自覺地履行義務,形成一種習慣。優良的習慣是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英勇、偉大的人物,能夠在意誌的作用下,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經過風雨的考驗,最終會形成崇高的品格。而那些行徑卑劣、道德敗壞的人正好與之相反,道德對他們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他們任意放縱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心中的激情和愛就如同火一般地被熄滅了。最終,他們會消沉墮落,無可救藥,惡習像鐵鏈一樣,把他們緊緊地捆住。

意誌力薄弱的人,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抵達自己預期的目標。人們要想做到真誠坦率,隻能靠自己的勤奮,別人是無能為力的。人是自己的主人,他人是無法替代的。隻有自己才能控製頭腦,以誠信為本,抵製酒色聲樂的引誘,不做對人不利的事,而盡力幹些有益於他人和大眾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得靠自己努力爭取,一定要自力更生。一個人的道德是高尚、純正還是卑鄙、下流,完全取決於他自己。

愛比克泰德是羅馬哲學家。開始時,他隻是個奴隸。他給後人留下了一句極富有智慧的格言:“我們無權選擇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唯一能做的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從這個角度來說,奴隸同執政官是平等的,他們擁有一樣的自由。而自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其他東西跟它相比,都顯得無關緊要。沒有真正的自由,就不可能擁有其他的一切……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幸福不是陶醉和幻想,更不是苦難和不幸。”

“對於邁駱和奧菲留斯而言,幸福不意味著權力和力量;對克羅伊斯來說,幸福也不代表財富;對於執政官而言,權勢不能算幸福;而在尼祿、薩丹納帕路斯和阿伽門農他們的眼裏,金錢、財產、權力、地位都是幸福。彌留之際,他們隻能驚慌失措,哭泣流涕、披頭散發,讓自己成為受人擺布的傀儡!幸福要靠自己爭取,它來自於寧靜、安詳的心境和真正的自由。幸福是自己心靈花園中蔚藍的天空。它不能同憂慮和恐懼相提並論,否則就無所謂真正的幸福。幸福來源於自製和自律,存在於知足和溫和之中。即便是生命中必會遭遇到貧窮、淒涼、疾病和死亡,隻要心靈能夠滿足平和,就一定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職責感是英勇者不可或缺的強有力的支撐力量。它能讓勇敢者更堅強、更勇猛。在舉世罕見的暴風雨前,龐培毅然決定率軍乘船直奔羅馬。當時,一個好友勸他不要冒這個險,因為這樣巨大的風暴,很可能會致人於死地。然而,麵對著惡劣的現實和朋友的規勸,龐培隻是說了一句:“我必須立刻出發,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隻要他認為合理的事情,即使經曆坎坷,他也不毫不畏懼,狂風暴雨和生命的威脅豈能阻擋他的意誌和勇氣?

恪守職責的意識,是偉人華盛頓精神動力的源泉。莊重的使命感促成了他異常堅定、勇往直前的個性。華盛頓明確了自己的職責以後,就毅然去努力完成自己崇高的使命。他並不是為了獲得名聲和榮譽,他隻是把這些當成自己不可推卸的義務。為了正義的事業,他不顧一切地堅持到底。

華盛頓將一生的精力都投放到正義的事業當中,他先是就任大陸軍總司令,後來又出席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一職。無論擔任何種職務,他都會堅決執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任勞任怨。因為事業,他得冒很大的危險。有一回,在是否要批準傑伊先生與英國協定的條約的問題上,大家產生了很大的分歧,但大多數人都希望華盛頓能拒絕這一條約。然而,出於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考慮,最終他批準了這項條約。所以,那些人就把怨恨都發泄在華盛頓身上,甚至有人向他投擲石頭。盡管如此,華盛頓還是恪守職能,簽署了條約。雖然沒有聽從多數人的意見,但那項有利的條約終究是得到了執行。華盛頓對那些怨聲載道的人說:“我不顧你們的反對,堅持己見並承認了這項條約,這是我忠誠於祖國所應該做的,也是我內心的道德規範要求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