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2 / 3)

早在蘇聯解體之前,克留奇科夫就頻繁的表講話。認為國家正在走向混亂,蘇聯解體的威脅已經出現。

政變失敗之後,在監獄當中,他更表示。自己惟一的遺憾“不是參加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而是未能阻止蘇聯的解體”。

這是一個始終默默守護著蘇聯的老人。

而不是戈爾巴喬夫的一條狗。

戈爾巴喬夫想方設法限製kgB,而克留奇科夫則要想方設法養活kgB上下數百萬張嘴。

喬沃維奇家族的動作究竟有沒有克留奇科夫的默許,這誰也不知道。但科羅廖夫知道,他就是個“國際象棋裏的卒子。隻能前進”。

作為烏克蘭kgB的高層,老喬沃維奇給他的命令,不僅是達成這次交易,而是要掌握這條與中國貿易的渠道。

科羅廖夫肩上的重任,可以是非常沉重。

想到這裏,他深吸了一口氣,猛的從床上坐了起來。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因為他手上戴著手銬,所以睡覺的時候衣服並沒有脫下來,這讓他有些不舒服。

科羅廖夫來到牆角。用身體擋住皮箱,然後轉動密碼盤。啪嗒一聲,皮箱打開,他從裏麵取出了一把鑰匙,解開了手上的手銬,然後活動了一下手腕。

他將手銬放回箱子裏,接著鎖上皮箱,打亂密碼。已經到了目的地,他至少不用再擔心這些資料丟失對喬沃維奇家族造成的威脅,手銬也就不是必須了。

將皮箱扔到床上。他仔細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著。除了臉上的胡須,看起來他已經從旅途的疲勞中徹底恢複了過來。

當當當。

“科羅廖夫同誌,我是孫中石啊,你醒來了嗎?”

嘎吱一聲。科羅廖夫手上抓著皮箱,拉開了房門。

門外麵,早就已經收拾利索的孫中石正站在門口,見到科羅廖夫,連忙笑了起來:“真是不好意思,科羅廖夫同誌。昨的歡迎宴會沒有讓你進行。我受到主人的委托,代為向你致歉。”

“不用客氣,孫。”科羅廖夫習慣性的向走廊裏左右打望,走了出來,將門在自己身後關上。

“昨的酒非常好,實際上我很滿意,中國酒非常和我的胃口!至於道歉就更不必了,我來這裏是工作的,更希望能夠趕快處理公務。”

“當然,都已經準備好了,請科羅廖夫同誌這邊走。”

海軍的招待所環境相當不錯,走廊裏地上鋪著的是長絨地毯,踩上去又軟又舒服,一點聲音都沒有。而牆上則掛著一些看不出年代的水墨山水畫,也是相當的有品位。頭頂上是方形裝飾燈和西式吊頂,走廊盡頭則是一扇直麵太陽的落地窗,一路上科羅廖夫看的真是嘖嘖稱奇。

不是他沒見過世麵,而是這一路走來,中國給他的印象,和他心中的固有印象差距真的很大。

回想路上浮光掠影閃過的農田、工廠和城市,以及這個內含豐富的招待所,讓他意識到,中國並非是一個貧窮的離開蘇聯就無法展的國家。

這是一個有著和蘇聯不相上下國土麵積,並且自然條件比蘇聯更好,人口更多,工業化程度也非常高的國家。

這裏會是一座金礦。

科羅廖夫這樣想著,就看我能從這座金礦裏帶走什麼了。

“科羅廖夫同誌,你好。”站在前麵和科羅廖夫打招呼的還是池秘書,他微笑著伸出了手裏。

“你好,我的達瓦裏希。”

科羅廖夫幹脆將手上的皮箱放在了桌子上,正色道:“我的時間有限,不如讓我們這就進入正題吧?”

“沒問題。”池秘書點頭。

池秘書從身後接過幾份文件,擺在桌子上:“這是我國海關出具的報關文件,鴨絨一等品,放到國際市場上是八萬美元一噸。”

“不錯,價格很合適。”科羅廖夫點頭。

鴨絨在國際上主要用來製作保暖產品,羽絨服和羽絨被,以其優秀的保暖和輕便的重量成為非常受到歡迎的冬季保暖產品。

然而鴨絨並不是鴨毛,而是鴨毛根上的那一點絨和毛。可想而知。一隻鴨子身上的鴨絨,或許還沒有1g重。要收集一噸鴨絨,起碼五萬隻鴨子,最後才能湊出這麼一噸鴨絨。

在蘇聯。過冬的衣物最常見的是動物的毛皮。比如熊皮、豬皮、牛皮和裘皮。這裏的裘皮就是狗皮,隻不過蘇聯人不狗皮,而是裘皮而已。

據當年中國購買su7戰鬥機,一部分貨款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其中之一要的就是狗皮大衣。

為了湊夠一萬件狗皮大衣。華南地區甚至鬧起了“狗荒”。當然,這裏麵究竟是確有其事還是酒桌段子,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為了收購這些鴨絨,海軍也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動了各地海軍基地附近的駐軍軍屬和後勤單位,以一斤兩塊五毛錢的價格才收了上來。

不過鴨絨這東西對當地老百姓來本來就是要扔的,現在能換點收入,費事農民們倒是不怕。兩塊五毛錢一斤的價格,對年收入不過百十元的農民,真是挺有吸引力了。

把殺鴨子退下來的毛收起了,送到海軍基地稱量之後按照成色。就能計算出鴨絨的重量。這些鴨毛再送到海軍聯係的工廠用機器采集鴨絨,最後往往是百分之一的得絨率。

兩塊五毛錢一斤收購,一噸五千塊錢的成本。一轉手到國際市場上就是八萬美元,這生意,實話倒真是讓人眼紅。

可惜鴨絨如果不是工業化養鴨大量生產,搞農養殖收購,市場存量著實有限。一些成規模養殖的鄉鎮企業,本身鴨絨都是對口供應給國內羽絨服廠家的,海軍這方麵也插不進去手。隻能是想辦法再擴大收購範圍,可這樣一來利潤率下降的就厲害了。海軍才不得不打消了做羽絨出口的念頭。

在工業化大生產之前,這類規模散養資源的成本並非會更便宜,相反是更貴的。後世實現工業化、規模化養殖之後,鴨絨的成本下降。中國人才真的穿的起羽絨服,進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才穿得起羽絨服。

而轉頭再看國內,羽絨服這東西也仍然是新鮮玩意。胡文海當初給6嘉6欣買了兩件,順帶給新科公司裏的一些高管福利,也不過從專門供應出口的北極燕公司摳出來十幾件而已。

就這,還是他胡總麵子大。當時國內有求於他,這才走關係麵相國內出售的。

羽絨服的生產技術,在八五年,國內也就是三、四家企業掌握了。也幸好如此,海軍手裏才能收到這些鴨絨,不至於想買都買不到。

而且別,第一個取得羽絨服專利的人正是個俄羅斯人。不過那時候羽絨服麵料無法解決漏絨的問題,鴨絨處理的也不好,導致銷路根本打不開。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解決防水麵料問題,使得羽絨服逐漸成為人們過冬的選。

輕工業賦點滿的中國都是如此,對於輕工業基本沒點的蘇聯來,羽絨服就更是比汽車都難買到的產品了。在莫斯科的街頭,如果看到有人穿一身麵包一樣的羽絨服,八成就好像是在中國“能喝上可樂”一樣的權貴了。

若非裏麵有這麼大的利潤,怎麼能把kgB給釣上來呢?

科羅廖夫壓下心裏繁亂的心思,點頭道:“那麼交易的方式呢?我的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三十噸鴨絨,兩輛車也就夠了。過了綏芬河口岸,一手交貨,一手交資料?”

“我們要先確認資料的準確性。”池秘書不置可否。

“沒問題。”科羅廖夫痛快點頭:“我先給你們一部分資料,確認了真實性,過口岸之後再給剩餘的部分。”

池秘書回頭和身後的人討論了兩句,轉回頭來點頭:“可以。”

科羅廖夫用手蓋住密碼盤,當場就打開皮箱,從裏麵拿出一個厚厚的密封檔案袋來。

牛皮紙的檔案袋上麵用封條封住,上麵什麼文字也沒有,顯然絕不是這些資料的原件。裏麵的資料記錄著蘇聯目前掌握的遠洋漁業資源情況,實話,三十噸鴨絨換到這些資料。實在是有些太便宜了。

為了這些資料,蘇聯人應該每年投入了至少數百萬盧布的研究成本,養活一個遠洋漁業資源研究所不成問題——實際上,確實有這麼一個研究所。

蘇聯人始終麵臨糧食問題。不得不在遠洋漁業上麵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和資源。

不過三十噸羽絨服,足夠生產上百萬件羽絨服了。

如果是羽絨服成品賣到蘇聯,這些羽絨服換回兩架su7戰鬥機都綽綽有餘。

科羅廖夫拿出的資料,池秘書轉手就交給了自己身後的專家。這裏有俄語翻譯,有海洋專家。可以以最快的度確定資料的真實性。

果然,過了沒有多久,散出去的資料紙張就又都回到了池秘書的手上,而他也得到了這些資料真假的消息。

“很好,資料沒有問題。”池秘書點頭,不過他在交還資料的時候突然遲疑了一下。

科羅廖夫微微皺眉,隨即將手上的皮箱扣了起來,警惕的問道:“中國的同誌,還有什麼疑問嗎?”

“哦,並不是。”

池秘書現科羅廖夫誤會了。連忙將資料放到了桌子上,推到他的麵前:“非常抱歉,之前我走神了。”

“這沒有什麼。”

科羅廖夫嘴上這麼,卻機警的將資料收了起來。

“嗯——”池秘書稍稍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硬著頭皮問道:“我有一個建議,希望科羅廖夫同誌能夠考慮一下。”

“您請。”科羅廖夫點頭。

“您知道,中國在輕工業行業上還算有些優勢。實際上我在想,如果我們提供的不是鴨絨,而是成品羽絨服,不知道科羅廖夫同誌肯出什麼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