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申論(四)(3 / 3)

浦東發展銀行江蘇分行個人金融部吳副總經理向記者介紹,一台六丁!機的成本就達20多萬元,還不包括網絡建設費,而銀行與銀行之間在進行跨行取款業務的同時,是要內部收費的。例如,東方公司在建設銀行取款,無論所提金額大小,浦發行均須向建行交費4.5元,其中0.6元由金卡公司提取,3.9元為代理費用。長期下來,銀行也感到負擔沉重,適當地收取一定費用是合情合理的,但考慮到收費會引起客戶流失,浦發行暫時不會跟進。

長期以來,國內商業銀行提供的服務一直是“免費的午餐”。不論是通過哪種方式代收公用事業費,迄今銀行均不向客戶收取任何手續費。其實商業銀行也是企業,企業是需要盈利的,完全的免費服務也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銀行人士認為,銀行日常經營中尤其是高科技手段的應用更加消耗成本。每一個客戶在銀行係統裏都要占用一定的資源,享受“免費的午餐”使用戶可以毫無顧忌地手中握著數存折和一大堆信用卡、儲蓄卡,這在無形中加重了銀行的經營負擔。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麵臨著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國內銀行正在按國際慣例來規範管理、完善服務,以求盡快與國際接軌,積極應對國際金融業的滲透與激烈競爭。近期國內各銀行就盯上了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和自助銀行等國際通用業務,通過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來吸引儲戶、鞏固國內市場。

在即將出台的《商業銀行服務收費辦法》中,不但確立了銀行服務收費的理念還明確提出,商業銀行不得對儲蓄存取款進行收費。強調“銀行服務收費辦法”的適用範圍,包括國內所有商業銀行,即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製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資獨資銀行和外國銀行。也就是說,中外資銀行收費實行統一的收費標準。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中間業務部總經理前認為,商業銀行既已定位為企業,就必然要以效益為中心,但目前,大多數的“中間業務”比如交費、彙款等都不收費或者象征性收費,銀行巨大的成本投入被人們普遍接受,但是,目前在我國,這種理念還很難被人們接受。

銀行卡跨行收費符合有關銀行規定。人民銀行在1999年1月、2000年3月和2001年5月頒發的文件中,都涉及了銀行卡的收費問題。其中2001年5月頒布的144號文件中規定“發卡銀行對持卡人跨行取款是否收費,由各商業銀行總行自主確定,但無論同城或異地,每筆取款的手續費最高不得超過2元”。

(三)申論要求

有條理地概括這些材料的主要內容,字數不超過200字。(20分)

假定你是金融部門的工作人員,請你就銀行服務收費問題提出意見。可以全麵談,也可以就某一個方麵談。要求:意見合理,具體可行;條理清楚,語言簡明;字數不超過300字。(40分)

根據上述材料,自選某一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超過15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聯係實際,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40分)

(四)參考答案

1.答案提示

這組資料反映的問題:在國外銀行的滲透與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我國銀行是否可以收取服務費,以及如何確定收費的標準與範圍。

2.答案提示

在國內金融市場還難以抵擋國外銀行衝擊和誘惑的情況下,國內銀行應盡快提高實力,其當務之急不是先增加收費,而是先完善服務。

銀行是否可以收費,收多少費,何種業務收費何種不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完全由企業自主決定,所以銀行收費首先講的是市場原則。應減少或取消現行對中資銀行在業務收費標準製訂方麵的嚴格限製,讓中資銀行享有業務收費的定價權,允許中資銀行根據成本、收益和市場競爭的程序靈活掌握業務收費標準。銀行有了積極性,可以開發出更多新的金融產品,給客戶帶來有質量的服務。而實行服務收費以後,客戶對銀行的服務水平要求也會隨之提高,銀行因此會在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上下更大的功夫。

3.參考例文入世後中資銀行如何迎接外資銀行的挑戰

入世後,隨著中國銀行業逐步擴大對外開放,外資銀行必將成為活躍在中國銀行業市場上的重要力量。

與外資銀行相比,中資銀行現有的規模優勢掩蓋了其利潤指標和成長性等方麵的劣勢。從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比率、資本收益率等基礎指標和效益指標看,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

入世後,中國銀行業的市場競爭將是空前激烈的。外資銀行將憑借其自身的優勢,搶攤中國市場,其競爭的戰略是:以利潤最大化為中心目標,充分利用有效資源,采取“挖人才,爭客戶,搶市場”等方式,通過高投入、信息科技、管理技術、激勵機製等手段,逐步擠占中國銀行業市場。中、外資銀行競爭的範圍和次序將是:先外彙後本幣、先批發後零售、先外資後中資、先沿海後內地。競爭的業務焦點主要是:投資銀行業務、批發業務、外彙業務。入世初期,外資銀行在外彙業務(尤其是國際結算等中間業務)市場可能占據較大份額,隨著人民幣業務的進一步放開,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在人民幣市場展開激烈爭奪。

中資銀行為了適應規則和市場開放,積極主動地參與市場競爭,迎接外資銀行的挑戰,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一)加快國有商業銀行製度創新步伐,優化組織機構和法人治理結構。把符合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組為股份製商業銀行,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商業銀行製度,並爭取在條件成熟時上市。在不良資產剝離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降低不良貸款比率;利用多種渠道補充資本金,盡快使其資本充足率水平提高到87%以上;進一步完善監事會製度,同時探索建立完善的董事會製度,以建立良好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治理結構。

(二)樹立現代經營和管理理念,轉換經營機製,建立完善激勵和約束機製,迅速提高競爭能力。樹立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以銀行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用最優質的服務和產品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建立和完善責權利緊密結合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經營機製,即以資產質量為中心的內控機製,以利潤為目標的激勵機製,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組織框架,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係等。按照“盈利性、安全性、流動性”原則,建立規範、科學的資產負債管理指標體係。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製,防範和化解銀行經營風險和係統風險。

適應現代金融業發展要求,加快金融創新,提高銀行經營的科技含量。加快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創新,努力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大力拓展各項中間業務尤其是國際結算業務,依據市場需求進行服務創新和業務創新,積極發展優質客戶。加強多功能綜合業務平台的開發,大力開展綜合性零售業務。加強金融產品營銷創新,全麵推行客戶經理製。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建設,讓科技成為銀行業競爭的助推力。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建立績效掛鉤、權責對等的人力資源激勵約束機製,獎優罰劣,獎勤罰懶,切實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加大人力資源的開發、培訓投入,對各個層次的業務能手和管理幹部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為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儲備人才。要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人文環境建設,以提高員工凝聚力和戰鬥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力。

加強同業之間的交流與協作。中資銀行之間、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之間要加強理解和溝通,在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麵加強合作,建立適度、良性的競爭關係,遵守市場遊戲規則,維護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在相互競爭中壯大自身實力,共同繁榮中國的銀行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