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上出現沉默、冷場、離題、爭吵等情況時,主持人應該怎麼辦?
在討論中遇到無人發言或無任何反應,陷入沉默狀態或出現冷場時,主持人應分清沉默的原因,分別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
如果是與會人員因為膽小害羞、缺乏經驗而保持沉默,主持人應該主動鼓勵他們發言,也可以進行啟發或提問,並告訴他們說錯了沒有關係。當他們發言時,應從表情上顯示對他們發言很感興趣,同時對他們發言中合理的方麵及時給予肯定,打消其害羞沉默狀態,增強發言的信心和勇氣。
如果是與會人員有顧慮、怕言多必失而保持沉默,主持人就應努力創造一種民主、寬鬆的會議氣氛,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鼓勵他們暢所欲言,敢於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敢於講真話、講實話。
如果是與會人員清高閉守、不肯多言而保持沉默,這一類人往往閱曆較深,處事比較嚴謹,有自己的見解。他們一方麵想表現自己,另一方麵又擺出一副清高不凡的架子。對這類人,主持者應該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尊重,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意見很重要。比如:“老張,你對這個問題很有研究,是這方麵的專家,大家都想聽聽你的看法。”這樣,老張受到鼓勵和尊重,就很難再次推托。
如果是個別與會人員持不同政見、抱敵對情緒而保持沉默,這類人要麼是對議題有不同意見不想說,要麼是對主持人有意見不願說,主持人應從團結的願望出發,不計個人恩怨,以親切的感情和語氣使他們改變態度,可以向他們主動發問,並對他們的發言持重視態度,使他們講出自己的真實看法。
如果是大家都不願意第一個發言而保持沉默,主持人可以用幽默風趣的話語打開與會者的話題,也可以點名讓性格外向、膽子較大或資曆較深的人先帶頭發言,以此帶動大家的發言積極性,從而打破沉默的局麵。比如說:“老王,你大概早就考慮好了發言內容,大家都等著聽你的高見!你帶個頭吧!”萬事開頭難,有人帶了頭,下麵就有人跟上。
在討論中遇到一些發言者不著邊際、沒完沒了、脫離主題時,主持者出於對發言者的尊重,不好當麵直接打斷他的話,就應尋找機會作出巧妙的暗示,引其轉入正題。可以就其發言中一句貼著議題邊緣的話,順勢向著議題討論的方向引導,使發言回到主題上來;可以通過插話去直接引導;也可以對一些與議題關係較密切的問題,表示放到以後再作討論,婉轉地告訴發言人要轉到中心議題上來;還可以對一些小事即行表決,快刀斬亂麻,擺脫此類瑣事的幹擾,使討論轉入正題。
由於學識、專業、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與會者各持己見,據理力爭,是深入討論的表現,應該說是一種好現象。但在觀點已經趨向集中、明確時,仍然在無原則地辯論,就會產生負麵影響,主持者應該及時終止辯論。遇到較為激烈的辯論,甚至會出現爭吵、糾紛甚至影響同誌間團結造成不良的後果時,主持者應立即製止和平息,不能視而不見,任其發展。但在製止時,要講究方式方法,以冷靜的態度處置,千萬不可惱火,大發脾氣,也不要在糾紛的細枝末節上妄加裁判,以免失去領導者權威。
四、恰當的引導語
會議在研究討論問題時,出現偏離主題、意見分歧、無謂爭辯等現象,都是很正常的。要使會議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的,離不開主持者的正確引導。這個過程能夠充分顯示主持者的知識水平、應變能力、領導藝術。主持者要善於提問,積極引導,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上發現和提出問題,讓大家進行深入思考。正確引導會議,須堅持做到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