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不做卑鄙小人(2 / 2)

卑鄙的小人出於嫉妒心作祟,假裝偽善,卻幹出了令人震驚的禽獸行徑。這豈止是天理能容的?

謀取高位的培根

采用卑鄙的手段來謀取官位和權勢,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古今中外的例子比比皆是。連近代哲學和科學的開山祖師弗朗西斯·培根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免不了如此。

培根一生對人生、事業、愛情、知識、美德等方麵的高妙論述,幾百年來已成為了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銘。培根在人們的心目中簡直就是一個聰明、智慧、高尚、偉大人物的象征。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偉大人物,他為世人留下了許多精神財富的同時,也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不無遺憾地留下了許多卑鄙無恥的行徑。

培根於1561年1月生於英國倫敦一個官宦世家。1584年,也就是他23歲時被選為下議院議員。雖然他有高朋貴親和顯赫的才華,但是伊麗莎白女王卻拒絕委任他任何要職,其理由之一是他在議會中反對女王堅決支持的某項稅務法案。

培根一度生活奢侈,揮霍無度,債台高築,甚至還因欠債而被拘捕。但一心想向上攀的培根不甘寂寞,通過毛遂自薦,以其煞費苦心的機巧和雄辯的口才,贏得了女王的寵臣、青年貴族埃塞克斯伯爵的青睞。埃塞克斯同時也成了培根的朋友和慷慨的經濟捐助人。但當躊躇滿誌的埃塞克斯陰謀發動一場旨在推翻伊麗莎白女王的政變未遂,遭到審判時,培根卻以被告的親密朋友的身份,主動到法庭指控埃塞克斯“計劃殺害女王,篡奪王位”最後埃塞克斯伯爵被送上斷頭台,而培根卻因此獲得了女王的1200英鎊的賞賜。

伊麗莎白女王於1603年去世後,詹姆斯繼承王位。培根立即給這位新國王呈上一封致敬信,信上稱:陛下的臣民中沒有比我更渴望犧牲自己,粉身碎骨為陛下效勞的人了。培根於是順利成為女王的繼承人詹姆斯一世國王的顧問。培根繼續愛戴他所謂的“不能愛戴的人”終於如願以償,於1607年成為了法務次長。但這還沒有使培根的政治野心得到滿足,他又盯上了王國最高官員大法官的職位。當大法官病倒時,培根馬上給國王寫信,通過貶損別人的辦法,認為自己才是“大法官的最佳人選”1618年,培根被任命為英國大法官。同年被封為男爵。1621年被封為子爵。

培根當上了大法官之後,經常在公眾場合宣揚“居高位的人是三重的仆人:君主或國家的仆人、名聲的仆人、事業的仆人。所以他們是沒有自由的,既沒有個人的自由,也沒有行動的自由。不僅要約束自己的手和仆役的手,毋使接受賄賂;並當約束有所請求的人們的手,毋使呈獻賄賂”但事實上,培根自從當上大法官的那一天起,就養成了當麵接受訴訟當事人的“禮物”的習慣。

紙包不住火,當培根的受賄案被議會中的政敵揭發出來後,舉國上下一片嘩然,男女老少都強烈要求嚴懲這個道貌岸然的大法官。最後,以善於“申辯”而聞名全國的培根,也不得不低頭認罪,他說:我是這50年來英國最正義的法官,但給我的定罪卻是這200年來議會所做的最正義的譴責。培根淪為階下囚,被關在了倫敦塔。不久後,國王又將培根從獄中釋放出來,免除了對他的高額罰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也從此畫上了句號。

俗話說,人無完人。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形如培根這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的一生還不免有許多齷齪無恥,真不敢想像凡夫俗子的清高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由此想起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一句名言:“有天才的人常有道德上的缺陷,如行為卑鄙,甚至聲名狼藉,不一而足。”

箴言錄

有人說,卑鄙是為了生存。設若為了生存而去幹卑鄙無恥的勾當,那等同於什麼?始終記住,惡有惡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