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縣官帶著隨從騎著馬到王莊去處理公務。走到一個岔路口,不知朝哪邊走才對。正巧一個老農扛著鋤頭走來,縣官在馬上大聲問老農:“喂,老頭,到王莊怎麼走?”那老農頭也不回,隻顧趕路。縣官大聲吼道:“喂!停下!”老農停下來說:“我沒有時間回答你,我要去李莊看件稀罕事!”“什麼稀罕事?”縣官問。
“李莊有匹馬下了一頭牛。”老農一字一板地說。“真的?馬怎麼會下牛呢?”縣官百思不解地問。老農認真地回答說:“世上稀罕事多哩,我怎麼知道那畜生為什麼不下馬呢?”
對於這位問路時既不下馬,還大聲吆喝的縣官,老農機智地運用了語義雙關的手法來給予斥責和諷刺。借字麵的李莊之馬下了頭小牛卻不“下馬”的“稀罕事”,影射諷刺身為縣官大老爺連問路時該“下馬”都不懂;借字麵的“畜生”,斥責縣官連做人的常禮都不懂。
還有個故事,說從前有個有錢人,非常吝嗇,待人很刻薄。有一天吃飯的時候,來了客人,他把客人留在客廳裏,自己偷偷地溜到裏麵吃飯去了。客人很生氣,大聲說道:“這座廳堂很可惜,許多梁柱被蛀蟲蛀壞了!”主人聽見了,急忙走出來,問道:“蟲子在哪裏?”客人笑了笑,答道:“它在裏麵吃,外麵怎麼知道?”
在一些具體的環境中,有時會無意間出現一些尷尬的事情,但是如果能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景,靈活地運用雙關的語言來處理,反而會有神奇的幽默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到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美國共同抗擊德國法西斯主義,並給予物資援助。
丘吉爾受到熱情接待,被安排住進白宮。一天早晨,丘吉爾躺在浴缸裏,抽著他那特大號雪茄煙。此時,門突然開了,進來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丘吉爾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麵……兩位世界名人在這樣的情形下碰麵,實在頗為尷尬。
丘吉爾扔掉了煙頭,說:“總統先生,我這個英國首相在您麵前可真是一點也沒有隱瞞。”
說完兩人哈哈大笑起來。丘吉爾這一句風趣幽默又語帶雙關的話,不僅使雙方從尷尬的情境中解脫出來,而且借此機會再一次含蓄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目的,意外地促進了談判的成功。
靈活機智地運用一語雙關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口才技巧,不過這也要靠平時的語言積累以及睿智的頭腦才可遊刃有餘。
明代解縉少年時就才名遠播。一次,參加考試時正值盛夏,天氣火熱。解縉袖中有表妹所贈的一幅羅巾,他本想拿出來擦汗,卻不小心掉在了地上,監考以為是作弊,便帶羅巾與解縉上堂見主考。主考見確實是一幅羅巾,又知解縉是才子,就說了一副上聯:小童子,袖內懷紗,暗藏春色。解縉應聲即答:大宗師,堂上閱卷,明察秋毫。
此下聯對仗工整,既掩飾了自己的失誤,又暗中對主考官大加恭維,同時也顯露了自己的才學,提高了自己在主考官心中的地位,使其另眼相看,可謂一石數鳥。解縉此科高中也就順理成章了。
解縉少年得誌,官高爵顯,許多人眼紅不已。一天下雨,解縉上街去玩,不小心摔了一個大跟頭,爬起來的時候滿身泥巴,狼狽不堪。同行的眾官見此情景,都哈哈大笑,借機奚落。解縉不慌不忙,撣撣泥土,隨口引出了4句打油詩:“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一群牛。”眾人一時鴉雀無聲,心裏氣憤不已,苦於無言反擊,隻好訕訕一笑支吾過去。
感悟
語義雙關,就是利用詞語的多義性構成表裏兩層意思的雙關語。語義雙關含意深刻,耐人咀嚼,餘味無窮,能引起人們的思考和聯想,且具有含蓄、幽默與諷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