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片隻靠人物和情節是不行的,要有非常適合的音樂以及光感特效配合完成。而且,在不同的場合下用不同的聲音和光線搭配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如在大戰來臨的時候,就要用快節奏的音樂,營造緊張的氣氛,並使畫麵色彩略暗,來表現黎明前的黑暗;在黑暗空間就要用相對低調的音樂來突出詭異氣氛,適時地配上合適的音樂可能更加渲染氣氛,再加上合適的光感,可怕的場景氣氛能被渲染到最高點。動畫中的聲效能直接刺激觀眾的聽覺,而光則是刺激視覺的因素,聲和光的作用就是進一步地渲染氣氛,使視聽效果更加強烈或具有特點,與畫麵一起營造精彩的整體效果。
光是電影誕生的基礎,它在時間和空間上引導我們,對於電影來說有著實體美學的意義,是電影的物質基礎;同時光在電影中還可以表達特殊的涵義,具有造型性和表意作用,對人們的情感產生影響。通過光可以觀看事物以及表現事物與環境的關係,在外部起到引導的作用,這主要用於寫實。通過光可以感受事物,這是其內部引導作用,這主要用於表現。
當代動畫電影對光的運用則更加靈活。一方麵,隨著電影觀念、視聽語言的不斷發展,創作者的審美意識日益成熟,不僅停留在光的物質層麵上,更加注重光的造型功能。另一方麵,技術不斷進步,數字化給電影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即使不在室內同樣可以自由地運用光效。
所謂“聲”也不止是聲音效果,還有一個關鍵的就是動畫中用的配音演員。人物的聲音對刻畫人物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本,配音演員被稱為“聲優”,人們追逐的明星除了影視歌明星,還有聲優,可以說動畫配音行業已經偶像化了。在其他國家這種現象幾乎是沒有的,配音演員都是默默的幕後工作者。而除了本職配音工作外,日本聲優也經常兼做歌手、主持人等多種工作。在日本,每年報考聲優專業以及學習聲優的人已經不亞於學習動畫製作和遊戲開發的人數,由此可見這一行業在日本的繁榮。近年來,中國也逐漸開始對日本聲優有了一定的認識,並越來越重視配音演員在整個動畫創作中的作用。
要做專業的動畫配音演員,必須要經過專業的訓練,善於揣摩和感受人物的內心,然後用自己的聲音為各種不同性格、不同工作,甚至不同物種的生物配音。下麵我們介紹幾位著名的日本聲優。
5.6.1 子安武人
子安武人出生於1967年,屬於日本第二代動畫聲優。經他配音的動畫人物角色數不勝數。他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渾厚深沉的聲線更令他成為無數女性觀眾的“夢中情人”。子安武人的音色充滿了男性的魅力,低音中又稍帶優雅,這使他飾演過的角色都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記。他最初因成功演繹《天空戰記》中的反派——夜叉王黑木凱而嶄露頭角,其後又為《時空轉抄NAZCA》中的一個反麵角色配音,兩者均為外形俊美、內心陰暗的人物,由此鑄成了他偏向灰色人物的配音戲路。如《火宵之月——秋狂言》中的土禦門有匡、《白色獵人》中的藤宮蘭等,這些角色的內心都有殘缺之處,也談不上是正義的代表,卻又擁有奇異的迷人魅力。
子安武人曾自己創作《白色獵人Weiα》,並且邀請三木真一郎、關智一、結城比呂三位重量級日本聲優一起在日本電台把該劇本演變成為廣播劇。在《白色獵人Weiα》的廣播劇受到歡迎之後,該作被製作成為TV版動畫,而後又製作了一部OVA的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