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北顧(三下)(1 / 1)

雖然看得出來,劉彰心中的擔憂和困惑。可賈主簿也有自知之明,自己若是於整個大局謀劃還能有個一知半解,但對具體行軍卻一抹黑,指望自己出謀劃策,哼,別幫倒忙就萬幸了。雖然具體行軍幫不上忙,但還是能在後勤方麵給劉彰幫上忙;“你要不多帶些人馬。”

“如今那些民壯人員混雜,到時候一旦局勢不順,必然有人心生異誌。還不如少幾個人呢。再說他們帶去天長的是滁州一半的壯漢,我再帶多了,恐怕滁州沒”劉彰低聲解釋,說道一半卻是語塞了,頓了頓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我伯顏叔和大夥接回來。然後再做決議不遲。”

“這說得也是。”賈主簿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隻得應和一聲。

“主簿大人、虎將大人一切都備好了。”外麵陸維跑進了府,稟報著,手中還拿著一套盔甲,看尺寸卻顯然是劉彰曾用過的那一套。

“我們去校場。即刻出兵!”劉彰的眼中再也沒有一絲迷茫,在陸維幫助下穿上盔甲,翻上那匹馬向著校場走去。

那些滁州的漢子早已經在校場等著兩人。不過這秩序就不敢保證了,鬧哄哄得也不知道在商量什麼東西。

劉彰疾步向著中間走著,跳上那演武台的高台,大聲喝道:“你們都是滁州的大好兒郎、現如今危在旦夕。我要八十一個勇者。爾等可敢隨我而去,共臨九死一生之地尋得封侯之功?可願將那些該死的蒙古番子千刀萬剮?”

“去的,往向左走。那些騎不得馬的就給我算了。”劉彰看著鬧哄哄得校場不由有些生氣,這些民壯和那十七個在旁邊的擦拭戰刀的少年形成了鮮明對比,獐子不由想著或許不走這一遭更好、也能節省時間。說不定那些家夥沒膽氣,那豈不是更加浪費時間。

“那邊是左邊呀。”那些下麵的漢子問著自己的同伴,幾乎轟得一聲全部湧到了左邊,大大超出了千餘人,劉彰皺了皺眉頭,喊出幾個捕快幫忙辨別了些不會騎馬、身子不夠壯的都驅到一邊去,居然還有四百來個人

“那些家中獨子給我歸家,父子齊在的,父親留下或者兄弟齊在軍中的,必須留一人。”劉彰喊上來幾個捕快小聲吩咐道。那些捕快的霸道勁這時候剛好派上用場,這亂糟糟的校場,在那些捕快的推攘下很快就被分成了幾個隊列,捕快應著劉彰的要求把那家中獨子、父子齊在、兄弟齊在該趕得都趕了,隻餘下不到百人。

“我們此戰必功成歸來。”劉彰舉著大刀向著北方喝道。那些被選中的人也隨之齊聲高呼,而那些沒被選上的一臉豔羨得看著被選上的同伴。

賈主簿走到劉彰的身邊,低聲叮囑道:“你路上小心些,沿途自己多注意!這打仗的東西邪門得很,盡力接你伯顏叔回來,若是不可為,自己先回來,單靠我,一天都守不住。”

“你盡管放心,我又不是去拚命地,我是接他們回來得!”劉彰雖說不喜賈主簿說這些,臨陣說這些可是忌諱得很,不過想到是一片好心,擠出些笑容安慰道。他就是心中再沒底。但是,將為一軍之膽,怎麼也得擺出必勝的姿態。

“你曉得就好。”賈主簿似乎還想說些什麼。

“好了,別說了,也別送了!”劉彰大咧咧地打斷了賈主簿的話。蒙古人再怎麼凶殘都沒有關係,自己一樣要硬著頭皮上了,雖說心中對帶著這些士兵有些愧疚,但是現在主動出擊時九死一生,若是坐困孤城就是萬死無生了。

“上馬,我們走。”已經走下高台的劉彰,騰地一聲翻上了馬,肩膀上的傷口早已經痊愈,不過受創的經脈卻是始終沒能好多少,劉彰被那隱隱得痛小小得折騰了一下。臉上的神情有些痛苦,不過立馬又讓笑容重新擠上自己的臉,自己是主帥絕不能讓那些將士斷了信心,舉起刀,輕輕得落下。

一百零三人,三百來匹馬,帶著希望和夢想踏出了城門,穿過了夕陽照射下官道上的一角,消失在滁州百姓的事業。在這如畫的江山中,他們是這般渺小,甚至連螞蟻算不上。

劉彰感到他們的前路也是這般迷茫,根本看不出荊棘滿地那路的盡頭。“等等我,劉先生。”後麵一個人騎著一隻騾子追了上來。

“我是張然,張雲之子。”那青年對著劉彰傲然得說道。“張雲的兒子。”劉彰下意思得愣了一下,這個青年身上還依稀留有幾分他那剛剛死在自己身邊父親的痕跡,也想起張雲臨終的囑托。“你且跟上把,入了軍中就要聽從軍令,要不無論你是誰,我都定斬不赦。”劉彰指了一匹馬給張然,惡聲惡氣得說著,眼神卻是看向那些不熟知的民壯。看來卻是和他們說的。

“草民遵命。”張然翻上馬,抱拳應道。

“走。”劉彰看著這個年輕人不由有些激賞,他是個有膽的孩子,雖說有些青澀,不過以後會是大將之才。張雲沒白養了兒子,卻從來沒發覺自己還比張然小些。劉彰永遠也不會來得及感慨,自己已經在戰爭中成長。而更多的人也都被投入這時代的洪流之中,要麼成長,要麼失掉性命。大夥加快了速度,衝向了未知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