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門前的河(1 / 1)

我幼時懵懂的記憶,大約就是從那場大水開始。

當時的天氣並不很熱,但也沒有下雨。母親坐在門坎上一下一下地簸米,簸出的米糠就揚灑在門前的石板路上。這時,一支渾黃的水流開始絲絲地淌到那條石板路上。

我們用泥巴撮成一道道堤壩,企圖挽留住那一條水流,然後在水流中放進我們的的紙船。但是,隨之而來的現實擊破了我們的企圖。越來越多的水流彙集到這裏,它衝掉了我們壘起的堤壩,衝走了我們的紙船,終於在門口的街道上形成一條寬闊的河流。我們跳進那條河中,充滿涼意的河水刺激得我們發出一陣陣快樂的叫喊。那河流接著就沒入我們的大腿,我們被大人召回到門裏。

父親下午匆匆地回來了,他和母親開始忙碌著,將所有的門板都拆了下來,然後在屋裏碼上水跳,接著,我們的家就開始安在那根水跳上。

門前的河流在不斷地漫溢著,屋裏的水跳不得不繼續升高。石板路上跑起了腰盆甚至是木船,木船上載著驚慌失措的人們和雜亂的家具。母親依偎在門口的水跳上不停地嘮叨著什麼,父親出門去了,過了一會兒,他渾身精濕地回來。父親帶回來一隻腰盆,那隻腰盆將全家送到對麵的一家蠟燭坊的樓上。

站在蠟燭坊樓上窗前的那張桌子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樓下的河流。河流上飄浮著一棵棵連根拔起的大樹,大樹上蹲伏著一隻隻狂吠的野狗、野貓,以及一條條吐著蛇信子的大蛇。就在這時候,我看到我們的那間平屋在一陣巨響中突然倒塌。身後傳來母親淒慘的哭叫聲和父親大聲的嗬罵聲。

一群燕子掠過水麵向這邊飛來,那是我們家屋簷下的燕子。於是,我慌忙從那張大桌上跳下來。我其實並沒有注意到我跳下樓板時所發出的聲響,但是,這聲音卻驚動了樓上所有的災民。過了很長時間,他們才明白這聲音並不是樓房的倒塌之聲。這時,父親怒氣衝衝地走過來,他掄起巴掌在我的屁股上狠狠地揍了幾下。直到這時,我才明白我的唐突給人們造成怎樣的驚恐。

我們權且在蠟燭坊住了下來,過了幾天,距此約二十華裏的五叔頭頂著鞋子沒著齊腰深的渾水摸到蠟燭坊來。在那個小樓上,全家人靜靜地聽五叔講述他們那裏破圩時的慘景。母親抹著眼淚,收撿著家裏的舊衣舊鞋和米缸裏的剩米。哥哥跑到灶間,為五叔盛了滿滿一碗米飯。我注意到,哥哥用鍋鏟將那碗米飯壓了又壓。

幾年以後,我們舉家搬到對江的大通。這時候,我已經對門前的河流習以為常,就像我對自己的長大不以為然一樣。很多日子裏,每天早上我被門前河流上的槳聲和吆喝聲吵醒,這時,父親將一隻籃子吊到樓下,籃子裏放著錢,菜農們將所值的青菜放進籃子裏,於是,父親再將那隻籃子拽上樓來,母親開始做飯。天晴的時候,我坐在門口的水跳上用一根大頭針做成的魚鉤釣魚,所用的食餌則是一顆顆飯粒。有時候,我會跳進門口的河流裏。每當這時,水跳上的小妹妹便張開小手,向我呀呀地叫著。於是,我將妹妹放進澡盆,我推著妹妹沿著門前的河流一步步向下街走去……

直到有一天父親故去,我們從此離開了那條石板路,也從此離開了那門前的河流。在以後無數個發大水的日子裏,身處異地的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條石板路,想起老屋門前的那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