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下肢(2 / 3)

①髕股關節 由股骨的髕麵和髕骨關節麵構成的滑車關節,可做屈伸運動。

②脛股關節 由股骨和脛骨的內、外側髁關節麵構成的雙橢圓關節,可做屈伸運動。由於雙橢圓關節的相互製約作用,加之兩側韌帶的限製,故不能做外展、內收運動,隻能做屈伸運動。

當脛股關節屈曲90°時,就成了雙球窩形關節,因為股骨內、外側髁的後部是半球狀關節麵。雙球窩關節除了能屈伸運動外,還能做小幅度回旋運動。

(2)膝關節的輔助結構 膝關節的輔助結構很多,使膝關節得到有效的加固。它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①半月板meniscus半月板在脛骨內、外側髁關節麵上,由內側和外側兩塊半月形的纖維軟骨構成。半月板外緣肥厚,內緣銳薄,這樣就加深了關節窩,彌補了關節窩太淺的缺陷。同時半月板具有彈性,可作少量移動,這樣既能使兩關節麵結合穩固,又不妨礙運動。半月板還有潤滑、緩衝和保護關節麵的作用。

②前、後交叉韌帶anterior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位於關節囊內。前交叉韌帶連於股骨外側髁和脛骨髁間隆起前方;後交叉韌帶連於股骨內側髁和脛骨髁間隆起後方。該韌帶十分堅韌,將股骨和脛骨緊密相連,防止兩骨前後錯位。

③脛側副韌帶tibial collateral ligament位於關節囊內側,由股骨內上髁到脛骨內側髁,從內側加固關節。

④腓側副韌帶fibular collateral ligament位於關節囊外側,由股骨外上髁到腓骨頭,從外側加固關節。

⑤髕韌帶patellar ligament位於關節囊的前方,是股四頭肌肌腱包繞髕骨後向下延續的部分,由髕骨到脛骨粗隆,是全身最強大的韌帶之一。當股四頭肌收縮伸膝關節時,該韌帶起肌腱的作用;當跑、跳運動落地時,則起韌帶的作用,防止股骨下端向前脫位。

⑥膕斜韌帶 位於關節囊的後方,從後麵加固關節。

⑦滑膜皺襞 由於膝關節內空隙較多,關節囊的滑膜層形成皺襞伸入關節腔內,起墊穩關節的作用。位於髕韌帶後麵兩側的皺襞,稱為翼狀皺襞。

⑧滑液囊 膝關節周圍有許多滑液囊,最大的是髕上囊,位於髕骨的上方。股四頭肌肌腱與股骨之間,有保護肌腱的作用。

(3)膝關節的運動 主要運動形式是屈伸運動,其次還可以作小幅度回旋運動。

屈伸運動是由髕股關節(滑車形)和脛股關節(雙橢圓關節)共同完成的。膝關節的屈度因條件不同而不同,如當髖關節後伸時,主動屈膝隻有120°;屈髖時,主動屈膝可達140°;被動屈膝(如跪坐)時,屈膝可大於160°;足跟可觸及臀部。

回旋運動隻有在屈膝時,才能實現,可作小幅度的回旋。在屈膝90°時回旋幅度最大,外旋約40°,內旋約30°。

3.小腿骨的連結 小腿的脛骨與腓骨連結得很牢固,活動性極小。其上端由腓骨頭關節麵和脛骨腓骨關節麵構成脛腓關節;兩骨體之間有骨間膜相連;下端由腓骨外踝與脛骨的腓切跡形成了脛腓韌帶聯合。

4.踝關節ankle joint是小腿骨與足骨的連結,又名距小腿關節或距上關節。

(1)踝關節的主要結構 踝關節由脛骨的下關節麵和內、外踝關節麵共同形成一個叉狀關節窩,由距骨滑車及其兩側的關節麵形成關節頭。叉狀關節窩與關節頭構成了一個滑車形關節。距骨滑車關節麵前寬後窄,關節窩比關節頭明顯的寬大,關節囊較鬆弛,關節腔寬大。

(2)踝關節的輔助結構

①距腓前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由外踝到距骨前麵。

②距腓後韌帶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由外踝到距骨後麵。

③跟腓韌帶calcaneofibular ligament由外踝到跟骨外側。

以上三條韌帶均位於關節的外側,細小而分散。

④內側韌帶medial ligamen又稱三角韌帶,由內踝到距骨、跟骨和足舟骨的內側麵。

5.足骨的連結

(1)距下關節subtalar joint由距骨、跟骨和足舟骨的關節麵構成。距下關節與距上關節組成一個聯合關節足關節,增大了足背屈和蹠屈的運動幅度。

(2)其他關節 主要有跗骨間關節、跗蹠關節、蹠趾關節和趾間關節等。

6.足弓arches of foot 足弓是由跗骨、蹠骨以及關節、韌帶共同構成的弓形結構。加固足弓的韌帶很多,其中較長大的有蹠長韌帶和跟舟足底韌帶(彈簧韌帶)。

足弓分為外側足弓、內側足弓和橫弓三部分。內側足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三塊楔骨和第1、2、3蹠骨構成,此弓較高,有較大的彈性,稱為彈性足弓。外側足弓由跟骨、骰骨和第4、5蹠骨構成,此弓較矮,有維持直立的作用,稱為支撐足弓。橫弓由骰骨和三塊楔骨構成。

測定足弓最簡便的方法是印跡法,而X光拍片法則較為準確。

三、下肢肌

下肢肌分為盆帶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與上肢肌相比,下肢肌較粗大有力、數目較少,在人體的支持和位移中起著積極作用。當站立時,下肢肌是在遠固定下進行工作的;當走、跑、跳時(下肢離開地麵時),下肢肌則是在近固定下進行工作的,但不論遠、近固定,下肢肌的活動都是按照運動環節在關節處的運動而分群的。所以,以關節為中心來敘述參加活動的肌群。

(一)運動骨盆的肌群

1.屈髖的肌群(該肌群上固定時屈髖,下固定時骨盆前傾) 主要有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此外還有內收髖肌群的恥骨肌、長收肌和短收肌。近固定收縮時,可使大腿屈,完成走、跑、跳中大腿的積極前擺等動作;遠固定收縮時,可使骨盆前傾,如體前屈或仰臥起坐等。

(1)髂腰肌iliopsoas 位於脊柱腰段兩側和骨盆內,分腰大肌和髂肌兩部分。

起點 腰椎和髂窩。

止點 股骨小轉子。

機能 近固定收縮,使大腿屈和旋外;遠固定收縮使骨盆前傾,軀幹前屈。

(2)股直肌rectus femoris 是股四頭肌的一個頭,羽狀肌。

起點 髂前下棘,向下行至大腿前麵下方時與其他三個頭彙為一個腱,包繞髕骨並形成肌腱。

止點 脛骨粗隆。

機能 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屈,使小腿在膝關節處伸;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前傾,大腿在膝關節處伸。

(3)縫匠肌sartorius 位於大腿前麵,是人體最長的肌肉。

起點 髂前上棘,向大腿內下方斜行。

止點 脛骨粗隆內側。

機能 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屈、旋外,小腿屈、旋內;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前傾,大腿在膝關節處屈。

(4)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e latae 位於大腿前外側,包在大腿筋膜鞘內,起於髂前上棘,向後外下方斜行,在大腿外側上中部移行為髂脛束,止於脛骨外側髁。

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屈、旋內、外展;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前傾和側傾。

采用懸垂舉腿、仰臥起坐、仰臥“剪腿”、負重高抬腿跑等練習,可發展屈髖肌群的力量;采用跪撐後倒、縱劈腿、後耗腿、後壓腿、後踢腿等練習,可發展其伸展性(或柔韌性)。

2.伸髖肌群(該肌群上固定時伸髖,下固定時骨盆後傾) 有臀

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和大收肌。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伸,如大腿後擺或後踢等;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後傾,如做起跳的“伸髖”、跑步的“送髖”、體操“橋”等。

(1)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位於臀部皮下,在人體直立和跑、跳中得到發展,成為人體最發達的肌肉之一。

起點 髂骨翼外麵的後部、骶骨和尾骨的後麵。

止點 股骨臀肌粗隆。

機能 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伸和旋外,但由於該肌寬大,髖關節矢狀軸通過它的中部,故外上部纖維收縮,可使大腿外展;內下部纖維又可使大腿內收。遠固定時,雙側同時收縮,使骨盆後傾並維持人體直立;一側收縮,使骨盆後傾並向對側旋轉。

(2)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 位於大腿後麵的外側。

起點 長頭起於坐骨結節,短頭起於股骨粗隆外側唇下半部。

止點 腓骨小頭。

機能 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伸,小腿在膝關節處屈和旋外;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後傾和大腿在膝關節處屈。

(3)半腱肌和半膜肌semitendinosus and semimembranosus 位於大腿後麵內側,半腱肌在淺層;半膜肌在深層。

起點 坐骨結節。

止點 脛骨粗隆內側。

機能 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伸、小腿在膝關節處屈和旋內;遠固定收縮時,同股二頭肌。

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合稱股後肌群,又稱膕繩肌,在蹲踞式起跑、急跑、跨欄或跳高起跳動作中易被拉傷,故平時應注意發展其伸展性(柔韌性)。

采用俯臥“背腿”、負重腿屈伸等練習可發展伸髖肌群的力量;采用正壓腿、正踢腿、縱劈腿等練習,可發展其伸展性。

3.外展髖肌群(該肌群上固定時髖外展、下固定時骨盆側傾) 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梨狀肌、臀大肌上部和闊筋膜張肌。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在髖關節處外展,如分腿騰越動作;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側傾,如側手翻時的骨盆側傾動作。

(1)臀中肌gluteus medius和臀小肌gluteus minimus 位於臀部外上方。臀中肌在淺層,臀小肌在深層。

起點 髂骨翼外麵。

止點 股骨大轉子。

機能 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外展;由於兩肌呈扇形,前部纖維可拉大腿屈和旋內,後部纖維可拉大腿伸和旋外。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側傾;前部纖維使骨盆前傾和向同側轉、後部纖維使骨盆後傾和向對側轉。

(2)梨狀肌piriformis 位於小骨盆內,呈三角形,起於骶骨(第2-5骶椎)前麵,出坐骨大孔止於股骨大轉子尖。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外展、旋外;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側傾和向對側轉。

由於它和坐骨神經一同出骨盆,受損傷時往往影響坐骨神經,並引起類似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采用負重側踢腿或側控腿等練習,可以發展外展髖肌群的力量。

4.內收髖的肌群 主要有大收肌、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和股薄肌。在近固定收縮時,使大腿內收,如蛙泳的夾水、足內側踢球、武術裏合腿等;遠固定收縮時,使骨盆向對側傾斜。

(1)大收肌adductor magnus 位於大腿內側深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