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久別重逢(3 / 3)

“這是楊大夫的父親,楊光耀同誌。”

“楊光耀?”吳艦長驚喜地說,“你就是楊光耀?”

“你是……”楊光耀愣住了。

“怎麼,你不認識我了?我是吳永剛啊!”

“是你啊!”楊光耀激動地說,“都四十多年啦,我一直惦念著你,懷念著魏班長和那些為革命勝利而犧牲的戰友。”

“是啊,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革命的勝利,就不可能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楊光耀緊緊握著老戰友的手說:

“可惜魏班長沒有能看到今天,他再也不會想到那個電波會導致這麼一個豐碩的結果。”

黃敬之、任思宏、梁維舟、嶽靜、方雨田都過來了,他們熱情地問候楊光耀。當得知吳艦長就是在解放戰爭年代和楊光耀一同發現神秘電波的吳永剛時,他們衷心祝賀他和老戰友久別重逢。

徐振宇被這激動人心的場麵深深打動了,他感慨地說:

“我們這些後來人,一定要學習先輩的這種革命精神,加倍努力工作。”

吳永剛陪著他在這條最先進的打撈船上上上下下地參觀了一遍,晚上又讓他到艦長室裏一塊兒住。戰友之情,使他們難舍難分。

這幾天,楊光耀親眼看到,人們如何檢測飛船是否沾染了放射性物質,如何把飛船外殼清理得幹幹淨淨。

他到達後的第四天,“泰山號”拖著飛船返航了,“大力士號”和“鄭和號”緊緊跟在後麵。這時,楊繼先也完全恢複,離開了減壓艙。他出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他父親一同去看飛船。

柯化決定把飛船拖到通穗新港,在那裏移交華南航天研究所,由他們和有關單位共同研究。

第二天船隊到達通穗新港。由於這項研究工作還沒最後完成,因而事先並未向外界宣布船隊行蹤。當這幾條船在初冬的晨霧中到達時,港務部門安排了一個僻靜的油輪碼頭供他們停泊。在碼頭上,除了當地有關領導和國家技術科學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的幾位代表前來迎接之外,並無更多的群眾場麵。

“泰山號”要返回榆林港,楊繼先到“鄭和號”上來和大家告別。任思宏、徐振宇、楊帆都勸他留下多住幾天,他說救撈任務隨時都可能有,執意不肯。到“大力士號”上告別了父親之後,他隨“泰山號”離開了通穗新港。

楊光耀也準備回去。臨行前,他把自己的姑娘和振宇一塊找來。他語重心長地對振宇說:

“我們全家對你都很了解,當然她和你相處的時間更長,你們相互之間就更加了解。你們的年歲也都不小啦,依我看也該結婚了。”

楊帆兩頰緋紅,羞澀地低下頭,兩眼盯著自己的鞋尖。

“我們商量過,打算在天苑四工程結束後就結婚。”徐振宇靦腆地說。

“你們自己有安排就好,我們這就放心了。現在,天苑四工程眼看就要結束了,你們也該準備準備啦。”

他又找到吳永剛,懇切地說:

“要分手啦,等以後有機會,請你到峽口來玩,看看我的家,看看雄偉的三峽工程,看看我們一塊兒戰鬥過的地方。”

吳永剛緊緊握住他的手,古銅色的臉上有一種依依不舍之情。他連連說道:

“好,我一定去,我一定去。”

楊光耀和“鄭和號”上的科學工作者一一話別後,離開了通穗新港,回峽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