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妖風驟起百姓遭難觀音慈悲普(2 / 3)

“喂,今天早上誰在唱不動聽的歌,說無意義的話?他是不是想把什麼重要的事情托付於人?”

羅刹大臣心中暗想:俗諺講:“大王坐在寶座上,兩隻小眼睛能望到四方;太陽運行於天空,光明普照到世界;濃雲遮蔽空中,甘霖降在大地。”照這麼說,大王已經知道了一切,可他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回答大王的發問:

“威震四方的大王啊,在羅刹城德慶奔莊查穆的外城仁慈大殿門口,有一個非人非魔的小孩。說他不是神吧,他背上有一圈白光;說他是神吧,長得又像個羅刹孩子。他說他有造福眾生的大事,要向您稟報。”

“哦,善哉!”白瑪陀稱王臉上綻出微笑。“俗諺說:‘作為引導者的上師,隻要信徒能夠改過,比對上師貢獻百樣布施還要歡喜;作為威震一方的長官,隻要百姓忠實於他,比對長官奉送百樣禮品還要高興;有福份的事業領袖,看見善兆,比獲得百樣財寶還要喜歡。’今天是個吉日,這是個祥瑞兆頭,你去宣示:神龍土地及八部眾人,無論是誰,都可以馬上到這裏來!”

當羅刹大臣從宮門出來時,哪裏還有什麼童子的影子。在童子原來站著的地方,隻剩下一株八瓣金蓮花,金蓮花的花蕊上有一個白色的“誓”字,八個花瓣上依次寫著“嗡、嘛、呢、叭、咪、吽、誓、啊”八個字。奇怪的是,這朵金蓮花還能發出聲音,念誦著這八個字。

羅刹大臣熱恰郭敦好生奇怪。他暗自思量著:眼前的事,叫我怎樣稟告大王、說給大臣、傳達給奴仆們呢?他細細思量了十二次,自己出了二十五個主意以後,心想:如果空性的心不泯滅,大丈夫的心計是不會窮盡的;如果舌頭不讓牙齒咬掉,智者的話是說不完的;如果任雙腳無限製地走去,彎曲的道路是不會有盡頭的;如果不用綠色的河水澆滅,紅色火焰的燃燒哪裏會有限度。眼下這件事,並非沒有靈驗的豬舍利,不是沒有意義的啞吧話。今天早上的這個童子,可能是個什麼化身。這朵金蓮花,一定是由他所變幻。可這朵金蓮花要不要拿給大王呢?羅刹大臣又思量了十二次,給自己出了二十五個主意。他想,大王已經說了,對於有福的人是需要吉兆的,無論是神是鬼,都可帶來;這朵金蓮花,是個無物的虹影,一定是個吉兆。於是,他捧起那朵金蓮花,徑直走進宮門,朝白瑪陀稱王走去。誰知還沒有走近大王,手上的金蓮花忽然化作一道白光,一下鑽進大王的胸口去了。

羅刹大臣的心像是被那道白光突然照亮了似的,觀世音菩薩想說的話突然從他的嘴裏說了出來:

嗡嘛呢叭咪吽誓!

蓮花盛開的國度裏,

世尊阿彌陀佛請明鑒!

上品蓮花全知的寶庫,

幻化大王請思量!

在難以教化的藏區,

雪山環繞的國度裏,

發了邪願的鬼魅們,

九個王臣在橫行!

東麵有魔王羅赤達敏,

南麵有魔王薩丹毒冬,

西麵有魔王古噶特讓,

北麵有魔王魯讚穆布,

還有宇澤威的小兒子,

土地魔王念熱哇,

獅子魔王阿塞琪巴,

凶惡的魔王辛赤傑布。

世間的妖魔和鬼怪,

有形的敵人和無形的惡魔,

唆使藏民走向惡道,

讓眾生遭受苦難。

能拯救眾生的是神子推巴噶,

五位佛陀為他授記

三世救主給他加持

該是他降生人世的時候了。

威震世間的白瑪陀稱王聽罷,頓時笑容滿麵,心中無限喜悅:

啊呀善哉大菩薩,

聞聲解脫的大菩薩,

猶如眾星之中的明月,

宛若草原上的雪蓮花,

諸佛的事業集於一身,

一切勝者的智慧聚於一處,

願眾生脫離苦海,

到達幸福的彼岸。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見白瑪陀稱王已經接受了十方諸如來佛所托付的事情,便到普陀洛迦山去了。

初十那天,是一個空行勇父聚會的喜慶節日。白瑪陀稱王決定在這一天裏讓神子降生。他在“法界遍及”的三昧裏坐定後,口中默誦著,頓時從他的頭頂發出一道綠色的光。這光又分作兩道,一道射進了法界普賢的胸口,另一道射進了聖母朗卡英秋瑪的胸口。從法界普賢的胸口裏,閃出一支五尖的青色金剛杵,杵的中間標著“吽”字。這金剛杵一直飛到紮鬆噶維林園裏,鑽進了天神太子德卻昂雅的頭頂,天神太子頓時變成了“馬頭明王”;從聖母朗卡英秋瑪的胸口裏,閃出一朵十六瓣的紅蓮花,花蕊上有一個“啊”字。這朵蓮花飄呀飄,一直飄到天女居瑪德澤瑪的頭頂,天女變成了“金剛亥母”。

化身為“馬頭明王”的神太子和化身為“金剛亥母”的天女,雙雙進入三昧之中,發出一種悅耳的聲音,這聲音震動著十方如來佛的心弦。十方如來佛將他們的各種事業化作一個金剛交叉的十字架,飛入神太子的頭頂中,被大樂之火熔化後,注入天女的胎中。頃刻間,一個威光閃耀,聞者歡喜、見者得到解脫的孩子,被八瓣蓮花托著,降生在天女的懷抱中。這孩子一誕生,立即朗聲念誦百字真言,念罷,又唱起指示因果的歌曲:

嗡嘛呢叭咪吽誓!

五佛世尊請鑒知,

願我和齊天諸眾生,

都得到五佛的聖智。

要想從六道輪回裏解脫,

須向三寶皈依。

要想擺脫痛苦的深淵,

須發菩提善心。

世間的眾生萬萬千,

愛憎憂苦日日添。

高位者苦惱地位會降低;

低賤者苦於兵稅及差役;

強暴者苦惱事業不到頭;

弱小者苦於他人相淩欺;

富有者苦惱財富不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