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各種異文本中有選擇地編纂這個故事,對有關的問題,如故事情節、主要內容、人物形象、結構安排、前後順序等,提出我們的看法,作為一家之言,為以後編纂整理精選本提供一種可資選擇的方案,作為引玉之磚,供專家和廣大的《格薩爾》工作者研究討論。

按照我們的設想,本書應該是通俗性和學術性相結合,既是普及性的通俗讀物,又要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價值。

我們在編纂本書時,是同研究工作相結合進行的。既是研究工作的結果,又為更多的人進行科學研究服務,為他們創造條件,提供資料,也可以說是為更深入地進行研究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

因此,在編纂時,要照顧到各個方麵:既要注意史詩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又要參閱各種優秀的、有特色的異文本,吸收其所長;既要以已經出版的各種版本(包括內部資料本)為基礎,又要盡可能地吸收民間藝人的說唱本中的優點;既要保持原詩的風格和特點,又要注意有可讀性,讓漢族和其他民族的讀者易於理解和接受。原詩如甘露,如瓊漿,如美酒,編纂本至少應該是一掬清淨的泉水,而不能成為一杯苦澀的汙水,敗壞史詩的聲譽。

我們給自己定了一個難以達到的目標,提出了力不能勝的任務。但是,漢族有句古話說得好:“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如果取法其下呢?隻能得其下下了。

我們深知,就我們的水平,就我們對《格薩爾》這部精神博大的史詩的理解,以及文字表達能力來講,很難勝任這個工作。因此,雖然有著良好的願望,有一些設想,也做了認真的準備,請教了著名的說唱家紮巴老人和其他一些說唱藝人,也請教了許多專家學者,但始終沒有敢動筆。

恰在這時,寶文堂書店編輯部來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約稿。他們說,寶文堂書店準備出版一套《中國古典文學普及叢書》,其中包括茅盾節編的《紅樓夢》、宋雲彬節編的《水滸》、周振甫節編的《三國演義》等名著。他們認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各民族都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它們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當中,理所當然地應該包括少數民族的優秀作品。在他們編輯出版的這套叢書中,擬將我國的三大史詩——《格薩爾》、《江格爾》和《瑪納斯》包括進去,並請少數民族文學所負責編纂。我們的老所長賈芝同誌將編纂格薩爾的故事——《格薩爾王全傳》的任務交給了我們。

作為《格薩爾》工作者,我們熱愛我們所從事的事業,熱愛這部偉大的史詩,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愛它。因此,我們欣然接受了所領導交給的任務,開始編纂。《格薩爾》那博大的內容,動人的故事,深刻的哲理,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精美的語言,生動的比喻,以及對高原景色的古老而又純樸的民風民俗的出色描繪,常常會使人一唱三歎,拍案叫絕。就目前的情況看,《格薩爾》的漢譯本很少。而且,再好的譯本,也隻能達其意,而很難傳其神,何況本書隻是一個編纂本。

編纂這部書,隻是一個嚐試,一個探索。我們熱切希望,並堅定地相信,今後會有更好的編纂本產生。

從結構上講,《格薩爾》包括三個部分:格薩爾的誕生史;格薩爾率領嶺國百姓降妖伏魔、抑強扶弱的降魔史;尾聲,即安定三界後返回天國。本書就是根據這種結構編纂的。

我們的資料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已經公開出版的各種藏文本,以及部分手抄本、木刻本。

第二,紮巴老人、桑珠、玉梅和其他一些民間藝人的說唱本,以及他們提供的有關資料。

第三,青海省民研會翻譯編印的資料本。

第四,王沂暖教授和劉立千先生、何承紀先生等人的漢譯本,以及近年來在各種刊物上發表和正式出版的部分詩篇的漢文譯本。

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寶文堂書店編輯部和各有關方麵的熱情支持和幫助,謹向他們表示深切謝意!

降邊嘉措 吳偉

1985年12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