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長生不老藥(1 / 2)

顧誠玉知道這不是能馬上做決定的事,這件事畢竟是吃力不討好,也許是他太想當然了。

想通了這些,也沒覺得失望,顧誠玉笑著起身告辭。

給太子挖了個坑之後,他施施然地走了,正如他輕飄飄地來。揮一揮衣袖,留下了一臉矛盾的太子殿下。

顧誠玉在散職回府之後,就將之前的折子拿出來,重新完善一番,畢竟之前寫得還是太籠統。

現在就等著皇上的傳召了,他估算了下時間,明兒皇上應該會有空閑。

這兩年皇上的身子比之前差了些許,原本就不十分康健。再加上年紀大了,身子恢複的更慢。

這兩日因為天氣炎熱,皇上的身子每況愈下,今兒竟然沒有早朝。

這樣的情況在這兩年內時有發生,顧誠玉有些擔心,皇上如此年邁,還能撐得過幾年?

他到現在還隻是從五品的官職,太慢了!明年開年翰林院要散館,他肯定能高升,充入六部。

但顧誠玉並不滿足與這樣的升官速度,他想在新皇登基之前,就升至二三品以內。

畢竟現在皇上對他還算倚重,可誰知道等皇上駕崩以後,新皇能否繼續重用他?

例如太子,他這兩年成為詹事府官員之後,太子並沒有多優待他。雖然這與皇上有極大的關係,但皇上駕崩之後,太子對他會毫無芥蒂嗎?

所以顧誠玉覺得必須要抓緊時間了,現在這江南暴雨一事就是轉機。

倘若他能將防止堤壩坍塌的措施一一例舉出來,皇上下令執行之後,起到顯而易見的良效,那就成功了一半。

其他的再慢慢籌謀,總能找到機會的。顧誠玉突然想起前兩日有朝臣在朝會上提出,自從靖王去了封地豐慶府,豐慶府這兩年的賦稅都比往年少了不少。

豐慶府原本就不是富庶之地,之前勉強能交得上賦稅。這兩年更是一落千丈,至今還欠著朝廷好幾萬兩的稅銀。

有好幾位大臣奏請皇上派了戶部的官員去查賬,看看豐慶府是否真的如此困難。

這話裏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擺明了就是說靖王中飽私囊,那些稅銀都被靖王給得了。

顧誠玉也分析過,靖王這兩年在封地的日子其實並不見得好過。

那裏本就是割據勢力,突然成了靖王的管轄之地,那些人能消停?

所以頭兩年靖王必須得花些精力了解和抵禦那些地頭蛇,而這賦稅的銀子,說不得還真就是靖王挪用了。

當年皇上命皇子們去封地的時候,給了建王府的銀子約五萬兩,再加上每年的俸祿。

一位王爺的俸祿每年折合算下來是一萬兩銀子左右,一萬兩銀子聽起來很多,但王府每年的開支不在少數。

光靠著一萬兩銀子的話,根本不夠支撐一個王府的開支。

王爺的封地必須得向朝廷繳納賦稅,王爺隻能按比例拿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所以王爺到了封地,都會竭盡所能地在封地上撈銀子。靖王會將手伸向賦稅,那也無可厚非。

像豐慶府這樣的地方,銀子更是花費巨大。更別說還得和別的地頭蛇別苗頭,這些都要花費許多人力和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