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2 / 2)

薑嘯之點點頭:“自從掌門過世,下官這些年忙於公務,都沒有抽空回素州。”

薑嘯之少年時,曾被養父送到素州慕家,跟著掌門慕沛學功夫。薑嘯之不太懂養父為何要這樣做,朝中官員沒有幾個學功夫的,武林也不是朝廷重視的領域。但養父說,武林是不可忽視的力量,等到大延統一了天下,遲早它將變成朝廷心腹大患,所以不能對它毫無所知,最好能深入了解。

“而且學了功夫,阿笑自己也能變成一個更強的人,這有什麼不好呢?”

慕家掌門慕沛,之所以肯收下薑嘯之,也是因為他曾欠了周朝宗一個人情。武林的規矩,不和朝廷有牽連,雖然武林人瞧不起舊齊朝廷,對狄人也一樣沒好臉,覺得隻要和“官”沾了邊,那就是一路貨色。薑嘯之既然是狄人官員的養子,所以慕沛不肯正式認他為徒,卻照樣把功夫教給他。

在素州慕家的那五年,是薑嘯之生命曆程裏,很特殊的一段日子,慕沛雖然不承認是他的師父,但卻十分喜愛他,他說薑嘯之是學武的好料子,隻可惜往後,要把一生貢獻給官府。他說薑嘯之為何不離開周朝宗,就此留在慕家呢?那樣,他就能正式做薑嘯之的師父,繼而把掌門之位傳給他了。

慕沛從本質上來說,是個詭計多端、性格陰冷狠毒的老者,周朝宗送養子去素州前,也叮囑過他“要多加小心”,薑嘯之自己,則腦補了一堆慕家的明槍暗箭,為此,少年一路上都很惴惴。

但事實證明,身為一個隻是來學學功夫、名字甚至都不能被記載進族譜的“門外弟子”,薑嘯之需要抵擋的明槍暗箭並不多。而且慕沛看在周朝宗的份上,對他也有照顧。薑嘯之稱慕沛為“掌門”,在慕家那幾年,薑嘯之每日不是習武,就是閱讀周朝宗給他送去的兵書策略。那些東西,慕家人卻是不感興趣的,所以實際上,薑嘯之沒有真正融入過這個武林家族。

那天薑嘯之在梁王那兒呆了不太久,就起身告辭了。梁王熱情挽留他在此吃飯,又說正好新得了一壇琥珀香,今天可以不醉無歸。

“王爺好意,下官心領了。可今天怕是不行。”薑嘯之笑道,“晚間還得回去一趟,這兩天家母身子不大好,今日崔景明要過來,下官得去看看情形如何。”

薑嘯之喜歡把這種表麵的友誼,保持得不溫不火,既不能真正袒露心靈,又不至於太冷淡,讓對方覺得受輕視。

他這麼一說,果然梁王不再挽留,隻再三囑咐,在他離京之前一定再聚一聚,他可不想把這壇琥珀香帶回墨州。

薑嘯之笑道:“王爺好貪心,有美人又有美酒,還嫌不夠,偏偏要下官這乏味之人從旁看著,心裏生了嫉妒,這才高興。”

梁王大笑。

“嘯之兄若是乏味之人,這朝野上下三千諸公,簡直無一可取了!”

然後倆人又客套了幾句,薑嘯之這才告辭離去。

回去的馬車上,薑嘯之還在想著剛才與梁王的說笑。每當這種時候,他都會覺得自己生了兩層皮,外麵那一層,是假的。

他不知道梁王是否有察覺,因為這兩年,一直有錦衣衛在暗中調查他在墨州的動靜,不過,就算梁王察覺到,也不會當麵與他對質,梁王是個沉得住氣的人,同他一樣。

所以薑嘯之常常會在心裏冷笑,笑對方,也笑自己。

據說他的生父不是這樣的人,那是個合則來不合則去的男人,交好的,肝膽相照;不好的,理都不理,這種暗中的把戲,他從來不屑一顧。

……所以後來,才落得那樣的結局。

薑嘯之不知道自己這樣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究竟是和養父學來的,還是為了避免重蹈生父的覆轍。

又或者,這是受了慕沛的影響。在慕家那幾年,耳濡目染,他不可能學不會權謀和勾鬥。

想起慕家,想起過世的慕沛,薑嘯之在心裏微微歎了口氣,但這歎息並不是為他自己。

他想起了一個人。

二十多年前的冬天,他曾帶著這個人,一路跋涉從舜天到素州。

那次他本來是回舜天過年探親的,卻沒想到臨回素州之前,被當時還是太子的宗恪,塞了這麼個莫名其妙的包袱在身上。

那是個比宗恪還小的男孩子,五六歲的樣子,小得像個玩偶。那天宗恪名義上是約薑嘯之到郊外騎馬,但在途中,卻牽出這麼個小娃娃來,又秘密囑咐他,讓他把這孩子送出舜天。

“一定不要讓我父皇發覺,不然你和他都沒命。嘯之,你隻把他送出舜天。”宗恪說著,又看了看那個小男孩,“再往後,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薑嘯之一見那孩子,他吃了一驚,男孩的頭發竟如黃金般閃耀。

“太子,他是鵠邪王族?!”(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