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逸遍體生寒,雙眼一直緊盯著漢靈帝目光散亂的雙眼,臉上盡量顯得不動聲色,隻是心中早已形同亂麻。
是哪裏出了問題,漢靈帝聽聞這一切為何會如此反應,按理說漢靈帝已經知道自己大限將至,目前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幼子劉協無法登基。
雖然漢靈帝對長子劉辯多有不喜,隻是長子辨可是何皇後所生,作為何進的外甥,何進必然全力扶持,按照曆史記載,心有所憂的漢靈帝此時差不多已經開始向蹇碩秘密傳召,先誅何進,再立劉協為新君。
這也是公孫逸敢冒險前來謀求權力的原因,一切都是基於漢靈帝打算傳位劉協,難道這一切都是謠傳?漢靈帝從來沒有打算將皇位傳給劉協?若是這般,今日必死無疑。
是否該搖尾乞憐乞求活命,或者說按照漢靈帝所說將一切推給董太後,甚至可以一口咬定是何進逼迫。
“不對!”楊逸突然心頭一震幡然醒悟,別看漢靈帝滿眼肅殺,但其眼底明顯有一絲期待,“這一定是試探,沒錯一定是這樣!”公孫逸盡可能的掩飾內心的興奮,決心賭上一賭。
眼神微微下沉朗聲道:“在下深沐皇恩,欲先除何進再立新君,此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鬥膽向陛下陳述己願,君要臣死塵不得不死,隻是萬望皇上保重龍體!”
漢靈帝突然撫掌大笑,在蹇碩攙扶下站起,屏退兩邊虎賁甲士的同時,親自上前將公孫逸扶起。
“公孫逸,你真是朕的肱骨之臣,先前言語隻是試探,事關重大,朕也不得不小心謹慎,朕封你為執金吾丞,秩千石,統領北軍一部,即可上任,至於印綬我會遣人給你送去,切莫讓朕失望。”
公孫逸遍體生寒,但臉上滿是感激之情,這北軍五部皆在何進掌控之中,奉命前去,分明是充作棋子,即便手持印綬前往,恐怕還未走進北軍五營,已被甲士拿下送至何進麵前,一個不好必然性命不保。
漢靈帝看似十分器重公孫逸,其實是將公孫逸派遣入北軍試探何進底線,若是何進抗旨不尊,自然有下一步策略,若是乖乖順命,正好可以進一步削弱何進兵權,無論結果如何漢靈帝都是穩賺不賠。
隻是公孫逸的身死,對於病入膏肓即將駕鶴西去的漢靈帝來說根本無足輕重,一心想要逃出袁紹等人駕馭的公孫逸忽然發現,繞了一圈,反而成為漢靈帝的棋子。
果然在帝王眼裏,所有臣子都是棋子,忠誠是理所當然,稍有違逆就會死到臨頭,過山車一般的心情令公孫逸內心激憤難平,隻是臉上沒有表現出絲毫不滿。
執金吾丞乃是外九卿同列千石屬官,想要的兵權、官位漢靈帝給了,而且十分慷慨,隻是並非從新軍劃撥,公孫逸明知道被利用,即便心中千般不願,也隻能俯首領命,前往北軍。
現如今處境更加危急,在漢靈帝任命執金吾丞的一刻,連逃離洛都的最後退路都失去了。
如果棄官而逃,不僅會被禁軍追擊,想必還未回到幽州,命令公孫瓚處決他的聖旨會先一步送達。
以公孫逸先前的表現和口碑,很難保證公孫瓚不會為保幽州而犧牲公孫逸,尤其公孫瓚身邊,可是有不少希望一勞永逸的解決公孫逸的人存在。
隻是這現在唯一可以利用的,便是這段時間何進為躲避西征,一直遠離宮廷,北軍五營雖然在何進掌控之中,但何進並未親自督軍,火中取栗也許尚有一線生機。
蹇碩護送公孫逸一路來到宮廷外,原本打算勸說幾句又不知如何開口,原先聽聞漢靈帝允同楊逸立儲之事,蹇碩還是頗為高興。
公孫逸雖然年不過十五,但心智成熟,做事穩重幹練,蹇碩雖然身為上軍校尉位高權重,但屬下將校並非上下一心,若是公孫逸能獨領一軍共同守衛內庭,蹇碩也會輕鬆許多。
隻是漢靈帝明顯打算將公孫逸當做炮灰,送入何進掌控的北軍五營試探底線,這和送死並沒有太大區別,甚至可以說,從始至終漢靈帝從未相信過公孫逸。
本想勸說,卻不知從何說起,什麼言語恐怕都無法撫平即將赴死之人的心情,任何勸說不過是自欺欺人。
“蹇大人,萬望讓在下盡快拿到印綬,拜托了。”公孫逸目光炯炯,並無絲毫膽怯。
“些許小事,咱家自當盡力。”蹇碩看著遠去的身影,沒想到小小年紀居然處危局而不亂,心中暗暗讚許,這公孫逸他日絕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