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魅力壞女人的時尚生活——時尚如衣服,所以一定要穿(2)(2 / 3)

夫妻之間可以有肉體上的親密關係,也可以彼此握手、擁抱、並肩坐在一起,肢體接觸是表達愛的方式之一。

有位哲人說:“浪漫是建立在無止盡的驚喜上的。”對這位哲人的性別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他的話不無道理。餐桌上一張稱讚美味的紙條,一句不經意的短信問候,恰到好處的一朵玫瑰,不分時間場合的偷吻,甚至在最沒錢的時候還到最好的飯店飽餐一頓,然後帶著浪漫一貧如洗的回家……沒有那位女人能在這樣的浪漫中保持清醒。迷失在這樣的浪漫之中的女人,為了保持那一份心跳的浪漫感覺,她們隻有不停地向她們的男友或是老公要求。可是,驚喜不可能因為要求而得到,即便得到了也是絕對不真實的,浪漫的女人們就在這虛假的驚喜中延續著自己浪漫的夢想。其實,這是一種悲劇。

當然,悲劇的產生也有男人們的責任。楚楚可憐的女人們不就是希望得到一點點的驚喜嗎?可是絕大部分男人都不能滿足她們的要求。在生活的壓力下,在上司可憎的麵孔下,男人已經逐漸褪色、消沉並且愚鈍起來,曾有的豪情壯誌,曾經的不顧一切僅為紅顏一笑的衝動都煙消雲散了。這是女人們的悲哀,無疑也是男人們的悲哀。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算是借口,這也是男人們唯一能找到的借口了。

其實,女人又何嚐沒有責任呢,男人們整天在外打拚,心力交瘁,女人卻為了那虛無縹緲的浪漫而怪罪男人,結果是越怪罪離浪漫越遠,最終窩一肚子氣,慘淡收場。

時尚聰慧的魅力壞女人是不會這樣的,她們懂得浪漫的真諦,懂得在平凡簡單的生活中去追尋浪漫的蛛絲馬跡。哪怕隻是一個溫柔的眼神,一次簡單的牽手,一聲再普通不過的讚美,都會讓她們感到滿足。其實浪漫沒有大小之分,相同的是那一種感覺。隻要感覺到位,又何必去苦苦尋求難以企及的驚喜呢?

浪漫是女人的天敵,隻有當女人忘卻了浪漫,真正的浪漫才會降臨在她們的頭上,並讓她們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否則就隻能悲傷難過、怨天尤人。其實,幸福與不幸全在你自己心態上的選擇。

小語絲

我想在五十年之後我一定還是像現在一樣愛你……

如果活著,是上帝賦予我最大的是命,那麼活麼有你,將會是上帝賦予我使命中最大的恩賜……

或許我沒有太陽般狂熱的愛,也沒有流水般綿長的情,隻知道不斷地愛你愛你、無所不能地為你……

從旗袍到名牌時裝

時尚壞女人都愛衣服,對於旗袍更有著很深的情結。女人天性愛時裝,就像男人天性愛名車一樣。時裝不但可以盡展女人的魅力,而且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作為女人,沒有誰能抵擋住時裝的誘惑。

在電影版《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20多套旗袍成為片中的一大看點。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為天地間一道絢麗的彩虹。願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憧憬、美的風韻灑滿人間。當今服飾的變化是時尚壞女人目眩神迷的,究其原因無怪乎有二:首先,是因為人對事物喜新厭舊的本耐腐蝕選擇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再者,是眾多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身高的服飾設計師們不斷地花樣翻新,能與時尚壞女人的靈魂相契合。試問,如今有哪個時尚壞女人可以禁得住名牌時裝的誘惑呢?

我們就從中式典雅的旗袍說起。

旗袍是中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說到傳統不難看出封建主義的保守、封閉,還有封建主義對婦女的各方麵的禁錮。數千年來,中華女性的著裝是嚴肅的。旗袍本是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與中原地區流行的寬衫大袍、褒衣博帶的袍服不同,以滿族為代表的遊牧民族的旗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易服浪潮,而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最燦爛的時期,而這時期的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作為中國時裝的代表,被稱做Chinese dress,可以說到這時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時裝,時裝業也空前發達。這一時期的旗袍款式有兩大特點:一是“中西合璧”,一是變化多端……主要是由老上海十裏洋場的交際花們來演繹的。

20世紀90年代以來,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變。高挑細長,平肩窄臀的身材為人們所向往。而作為最能襯托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中國時裝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目光。國外,還有不少設計大師以旗袍為靈感,推出了有國際風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國旗袍與歐洲夜禮服的結合產物。

後來又將電影版的《花樣年華》改成了芭蕾舞劇同樣拿旗袍做文章——演員穿著旗袍跳芭蕾,這不單單是芭蕾舞劇的首次嚐試;也是旗袍與芭蕾舞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不過,和普通旗袍不同,劇中演員穿著的旗袍都經過特別改良,開叉高到了胯部位置,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抬胯和叉腿等大幅度動作,而外表仍然像傳統旗袍一樣,可以把演員的曼妙身材烘托得恰到好處。優雅的旗袍在芭蕾舞劇中多了一份跳躍的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