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新任”大帥(2 / 2)

李弈搖搖頭,道:“‘回回炮’的射程及精度均不如火炮,但它拆卸起來卻甚是方便,便於行軍攜帶,而且可以就地尋找巨石作為彈丸。火炮則不然,造價極高不說,且每管重達千斤以上,如若帶其行軍,不但速度緩慢,還得時刻嚴防韃子騎兵偷襲,就連彈丸都要足敷使用才可。”

祝青聞言不由一呆,半晌才疑惑道:“大人,如若這樣的話,我們耗費如此多的錢財研製火炮豈非無甚大用?”

祝青此言確屬有感而發。從鹹淳五年起,李弈便成立了由陳老憨擔當“工程師”角色的軍器坊,祝青則被任命為製置司參軍,專門負責一應軍需事宜。但由於李弈隻是了解原始火炮的基本特點,因此在畫出幾張形狀草圖並盡可能寫全所掌握的鑄炮方法之後,便全靠陳老憨去自行摸索。

三年多來,祝青和陳老憨簡直為此耗費了無數的心力。由於鑄炮的泥範徹底幹透就要用四、五個月之久,因此每次鑄炮的周期實際上都要超過半年,等炮鑄好後,一旦發現質量不“過關”,便需要重新製作泥範,又要再等上大半年。

就這樣摸摸索索到現在,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軍器坊仍然沒有造出與李弈所說性能比較接近的火炮來,是以祝青此時聞聽‘回回炮’之名不免有些沮喪。

李弈也知道祝青的心思,當下搖頭道:“你如此想就錯了,笨重的火炮雖然不利於攻敵,但卻是守城和海戰的法寶。如若將其置於城牆之上,敵人還未至城下便會遭受重創, ‘回回炮’隻要架起便會被擊毀;如若將其置於海船之上,則敵艦還未近身,便會被擊沉,到時非但台灣無憂,便是以此縱橫海上亦不是難事。

而兩軍交戰,不論是武器還是戰陣,最重要的便是‘我有敵沒有,敵有我更精’,蒙古韃子便是靠它無人能比的騎兵縱橫天下,是以,你非但不要氣餒,反而應加倍用心,盡快將火炮造出才是。”

祝青聞言臉上一紅,道:“卑職曉得了。再有十多日新製的火炮便要鑄成,但願此次能夠成功。”

李弈點點頭,道:“你且安心去做,不要怕費時、費錢。”說完,他轉頭看向葉同,道:“財力上再是吃緊,招募軍士也已刻不容緩。本官決定,將歸遠軍和奮勇軍先行擴建到每軍一萬人,水師亦然。”

葉同也已知道此時不能再有半分僥幸之心,當下點頭道:“是,謹遵大人吩咐。”

說完,心中兀自在盤算這些軍士需要花費多少餉銀,從何處擠出,便聽李弈又已繼續道:“軍製亦要有所改動。”

葉同聞言一震,急忙將思緒屏出腦海,隻聽李弈已自說道:“日後諸軍均設都指揮使各一人,負責指揮軍士作戰和日常訓練,另設都虞侯各一人,負責諸軍穩定及軍中法紀等事宜。

此兩者之間地位等同,不過卻各有職司,絕不允許互相指手劃腳。除此之外,再設副都指揮使各兩人,一人負責軍需事宜,一人負責協助都指揮使指揮作戰和訓練。”

話音一頓,他呷了一口茶,接著道:“歸遠、奮勇兩軍再分為前、後、左、右四軍,遵以上例,各設指揮使和虞侯一人,副指揮使兩人,以下各營亦是同樣處置,都(DU)暫時不變。

水師則要等新艦造出之後,再進行劃分。另外,軍士入伍超過十年者,可任其自定去留,至四十歲仍無職銜者,一律遣返回鄉,妥善安置。”

他想了想,又繼續道:“發餉這種繁瑣之事日後也不必再放在軍中,由各軍負責軍需事宜的副都指揮使詳細統計所轄軍士的籍貫,再由各鎮衙門負責發放到軍士的家人手中便罷。若是軍士家中沒有親人,則由衙門負責暫存,膽敢私自截留或貪汙者,一律殺無赦!”

說完,他突然間似乎又想起了什麼,看了看葉同等人,才緩緩道:“當此國家將遭大難之時,李某也不再以是一介文官自詡,日後你們也莫要再叫我大人,稱呼一聲‘大帥’即可。”

PS:謝謝大家的關心,我會加倍努力的。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