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說話因人而異,交談分清場合(4)(1 / 2)

與上司談話要講究一些分寸,要知道什麼樣的話該說,什麼樣的話不該說。與上司進行交談時,怎樣才能把話說好呢?以下幾點內容,可供人們參考:

(1)婉轉說話,把能力體現出來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沒有競爭,就沒有機遇和成功。可是,競爭需要以能力為前提,如果自己的確有能力,就可以將工作成績、技能、才幹和潛力擺在上級麵前,以此來表現自己,讓上司對自己有個充分的認識。

但是,在表現自己的同時,還要注意言詞,即使業績突出,能力強,在言語上也要顯得低調一些,絕不能將驕傲的情緒表現出來。否則,上司會認為你是個好大喜功、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的員工,這對自身發展沒有任何好處。

(2)自謙的話要常說

談話是一門很深刻的學問,尤其是與上司說話更應該注意。與上級交談時,是引起上司注意的最好時機。這時候,隻有能把話說得更謙卑,才能贏得上司的好感。

每個領導都喜歡謙虛謹慎的員工。此時,你完全可以虛心地向領導請教一些工作上的問題,同時,還可以發表一下自己對工作的認識,還可以與領導一同探討公司的發展前景與發展方向。假如能說出謙恭且具有遠見卓識的話,領導勢必會對你刮目相看。

如果專業能力很強,談話時就要說得詳細一點,可以主動介紹或者談一些與自身專業相關的東西;如自己是多才多藝的人,當上級問到你的興趣愛好時就要主動介紹,碰到多才多藝的上級時,還可以“拜師學藝”,這樣,上級一定會高興。

除此之外,在言談中,還可以表現出自己的忠誠與服從,在交談上力求熱情、親切,及時給上司提出建議或意見。大凡有上進心的上司,都喜歡員工能給自己提出意見,也很願意傾聽員工申述的理由和想法,這樣,既能表現員工的能力,又可使上司感到有麵子。

(3)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要心平氣和地與上司理論

有些時候,上級忽視了你的業績,從而使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尤其是在評職稱、先進的時候,自己未被提名,這時候就要出頭。當然,絕不能怒氣衝衝地去找上司理論,而應心平氣和地向上司把事情談清楚。當上司了解到你為公司所作出的貢獻時,順便讓他指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交談才有助於以後工作的開展。

(4)用委婉的方式反駁上司

對於上級的命令,不能執行的時候要給予拒絕。但拒絕時要講究方式方法和技巧。

上司要求你做某件事,以自己的能力無法完成,想要拒絕時,不妨請同事和你一起到上司那裏,借同事的幫助來達到拒絕的目的。

見上司之前,要與同事策劃好,一方讚成,一方反對,然後與上級爭論。爭論一會兒後,同事再向你這一方靠攏,說:“似乎有些太勉強了。”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直接拒絕上級的尷尬了。

而且,這種方法會讓上司認為“這是大家討論之後,才得出的結論”,任何一方都不會受到傷害。

(5)有話直說

工作中,上下級難免產生矛盾,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切忌吵鬧,這樣隻會把事情辦壞,但也不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否則,很難在職場中出人頭地。最好的辦法是與上司“打開天窗說亮話”,有什麼問題擺在桌麵上解決。如果確實找到了上司有意為難你的證據,就可以直話直說,拿出證據與他理論,沒有必要繞彎子。不管上級持什麼態度,都要把道理與上級講明,不管他願意不願意聽,都要像對朋友一樣訴說,讓他明白你的內心感受,明白你是一個不記私仇的人。不過,在與上司理論時,要注意一下場合。在公眾場合拆穿他,會讓他尷尬難堪,為了維護自己的麵子,上司很可能令你下不了台,雖然理在你這邊,但也可能無濟於事。

一名責任心強的員工,發現上司決策錯誤時,為了維護公司利益,應該給上司一個忠告。但向上司“進諫”之前,需要仔細地考慮清楚,該怎樣說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如果你僅僅提出建議,而讓別人去得出結論,讓別人覺得這個想法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這不是更聰明嗎?”他的這一結論被大量實踐所證實。大凡聰明的員工要想改變領導的意見,他們不會直截了當地向上司進諫,而是擺出大量的可行建議,將結論留給上司去定奪。換句話說即是:你種樹、培育,領導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