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加別人談話時更要注意一些禮節問題。首先要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不要湊上去聽。假如有事需與某人說話,應等別人說完。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在談話當中,有時候也可能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有事情需要出去,或者是提前離開。這個時候,就應該向談話對方說一聲,以表示對他的歉意。
在談話時還要注意,有些事情最好不要涉及,比如那些涉及疾病、死亡等的事情,還有那些荒誕離奇、聳人聽聞、黃色淫穢的事情更不要涉及。在與女性談話的時候不要涉及年齡、婚否這些問題。另外還要注意,不能徑直詢問對方一些關於私人生活方麵的一些問題,比如工資收入、家庭財產、衣飾價格等,這些都是對人不尊敬的表現。
在與女性談話的時候,個人外表一類話最好不要說,比如說對方長得胖、身體壯、保養得好這類的話。在與對方談話的時候,可能有些問題對方不願回答,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去問。如果再追問下去,就有可能會讓對方感到反感。這個時候應機智一點,立即轉移話題。
“請、謝謝、您好、再見、對不起、打攪了”等這些詞語在談話當中要經常用到。在彼此見麵的時候也要先說:“夫人(丈夫)好嗎?”“孩子們都好嗎?”這是針對一個家庭來說,當然還有一些適用於朋友之間的:“早安”“晚安”“你好”“身體好嗎”。對新結識的人可問:“你是什麼時候來這個城市的?”“到我這裏多久了?”“你是什麼地方人?”“你什麼學校畢業的,那一屆的?”分別時常說:“很高興與你相識,希望再有見麵的機會。”“再見,祝你周末愉快!”“請代我向全家問好!”這些都是常用的一些禮貌用語。
5.語言優美才能在社交中遊刃有餘
談吐口才在社會交往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語言本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的交往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這個工具。
口才是一種藝術,一種美,也是一種日常口語技巧。那些能言善辯、應答如流、表現了非凡口才的,那些音質優美、吐珠瀉玉、言談娓娓動聽的,往往會給人一種美感,使人樂於和他們交往。相反而言,口拙舌笨,結結巴巴,詞不達意,語無倫次;或者是南腔北調,半土半洋,聲音嘶啞發澀的,顯然就會使人感到厭惡,難以讓人接近。
語言是否好,直接會影響到社交的成敗與否,這並不是誇大之詞。同樣的一件事,會說與不會說有很大的區別,一句話可以把人說笑,一句話也可以把人說惱,效果可以有天壤之別。舉例來說明:在一次聯歡晚會上,有一位女青年穿了一件新穎柔美的連衣裙,那款式和色彩都很招人注目,其中一位男青年看到後,在欣賞之餘不由得脫口說:“這件連衣裙多美呀!把人襯托得更漂亮了。”這位女青年聽了之後,並不介意,卻是有禮貌地應答:“是嗎?謝謝你!”於是氣氛就顯得和諧歡融了。假如這位女青年不是這樣說話,而是懷著反感,以粗話反擊:“誰要你管,流氓!”這樣說不定就會引起一場爭吵,使氣氛緊張起來。所以,在社交的場合中,一定要特別注意說話得體,講究語言之美。
在社會交往場合中,如何把話說得更美,如何運用自己的口才幫助交際的勝利,可以從以下幾條人手:
第一,說話要誠懇、親切、謙虛、熱情、生動活潑、富有風趣,這樣才有吸引力,這樣才能使對方喜愛聽。
第二,最好是說普通話,力求規範化。最低的限度就是容易讓人聽清楚,不至於產生誤解。還要吐字清晰,聲音悅耳,另外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第三,說話還要有一定的技巧,注意培養口才,講究方式方法,必須該含蓄的含蓄,該婉轉的婉轉,另外還要善於以情動人,以理服人。
第四,說話要禁忌用教訓人的口氣,要多多運用商量式的口氣。千萬不要打斷別人說話,也不要隨意插話,從而轉換了人家的話題。
第五,說話要有一定的中心,要有題旨,不要信口開河,漫無邊際,使人聽不清摸不著頭腦。說話要簡潔扼要,不要囉哩囉唆,沒完沒了,使人感到非常煩膩,失去了足夠的耐心,不想再聽下去。
第六,遇到不順心不愉快的事,不發脾氣,不說粗野的話,不強詞奪理,更忌冷諷熱嘲,惡語傷人,要表現得有涵養。
第七,在社交場合,切忌任意貶低別人,揭人之短。應盡量避免談到對方以前的過失、生理上的缺陷,或對方本人及親屬中的某些難以啟齒的事。以免傷害對方,結下怨隙,甚至引起事端。
第八,對方向你說話時,要洗耳恭聽。不要表現得漫不經心,似聽非聽,在那裏打毛衣、鉤花邊、看書報,或左顧右盼,哈欠不斷。凡此種種,都是對人不尊重的表現,易引起對方反感,以後再也不願和你交談。
6.物往貴處說,人往年輕講
常言道:“遇物加價,逢人減歲。”這是把話說到別人心坎裏的一種技巧。人們永遠希望自己的物品被別人認可、稱讚,希望它超出自身價值;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年輕貌美,渴望得到他人的讚賞。所以,要想把話說得更動聽,就要學會“遇物加價,逢人減歲”的說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