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調整表達方式,說話以理服人(3)(2 / 3)

那麼,“高帽子”究竟該如何戴,比較適宜或效果較佳呢?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法:

(1)把握給人戴“高帽”的機會

馮小民是一家雜誌社的編輯,他能輕鬆地使那些大牌作家為他寫文章。不論那些人如何繁忙,麵對他的請求都無法拒絕。據他所說,每當他去拜見一位作家時,開場白都會說這樣幾句話:

“您好!我知道您目前非常忙,可正是因此,我才來請您寫文章的,那些過於空閑的作家,寫出來的作品根本不入流,與您的作品簡直無法相比。所以,我特地前來拜訪您,請您無論如何都要幫這個忙。”無論哪個作家,聽到這樣的開場白,可能都會無法拒絕他的請求。因為沒等拒絕的話說出口,他手中的“高帽子”就戴到了自己的頭上,再拒絕別人顯然有些失禮,也顯示出自己的小氣。

一般來說,當對方不想幫忙時,拒絕的理由往往非常充分,要想改變別人的想法,使其接受你的請求是十分困難的。但若把握住說話的主動權,先給對方戴個“高帽子”,不讓對方有機會說出拒絕的話,這樣談話是很容易成功的。

(2)多使用欽佩性語言

欽佩性語言容易使人產生優越感,更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這對推銷有很大幫助。

(3)“高帽子”戴得要恰如其分

恭維的話人人愛聽。對別人說恭維話,如果說得恰如其分,恰適其人,對方一定十分高興,對說話者產生好感。

越是傲慢的人,越愛聽恭維話,越喜愛受人恭維。有的時候,一些人說自己不受恭維,願意接受批評,但這是他的門麵話,如果信以為真,毫不客氣地直言批評,那麼對方心裏一定很不高興,表麵上未必有所表示,但內心卻是十分不悅的,說話者在聽話者心目中的印象,也會有所降低。

世人都喜歡被恭維,隻要恭維的話恰如其分,不流於諂媚低俗,不損人格,一定能獲得對方的歡心。

被抬高的感覺,能使人心曠神怡,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觀點被認同。所以,在推銷過程中,一定要抓住顧客的這一心理,及時地把“高帽子”恰當地戴到對方頭上,這樣豈有不成功之理?

9.以理服人,靈活說話

在溝通交流時,要說服對方,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讓對方理解你的行為,來達到說服的目的。要說服他人,首先要讓他知道他的觀點是錯的,一定要使他的思路回到正確的方向,不然,他永遠都是錯的,你也不會說服他。

講道理時,要善於用商量的語氣來引發聽者思考,使別人感到你不是強迫他接受你的意見,隻是在共同探討、解決問題而已。

哈利·歐佛垂在極具啟發性的《影響人類的行為》一書中寫道:“行為乃發自我們的基本欲望……不論在商場、家庭、學校或政治上。對那些自認為是‘說客’的人,有句話可以算是最好的箴言:首先要激起別人的欲望。凡能這麼做的人,世人必與他在一起,這種人永不寂寞。”

美國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有一段經驗之談,他說:“我立下一條規矩,我在說服他人時,絕不正麵反對別人的意見,也不準太武斷,我甚至不允許自己在文字和語言上措辭太肯定。我將“當然”“一定”“無疑”改用“我想”“假設說”,一件事該這樣或那樣,或者“目前我認為如果……”當別人陳述我不以為然的事時,我不會打斷他,也不會立即駁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錯誤。我在回答的時候,先表達他的意見在某些條件下沒有錯,再說出目前稍有不同等等。這樣,談話的氣氛就會很融洽。以謙虛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但容易被接受,更減少一些衝突,這樣即使我有錯也不會有難堪的場麵。而如果我是對的,別人也較容易讚同我。”

富蘭克林是美國的一個偉大政治家,他有一個好口才,很會說服他人。他說服別人的方法後來被人們稱為富蘭克林說服法,被推銷人員廣泛地運用到推銷中去。那麼,什麼是富蘭克林推銷法呢?先看一則這樣的故事。

有一位女子結婚不久,便回家向父母訴說丈夫的缺點。她父親邊聽邊微笑,等閨女說完後,拿出紙筆說:“你想想你丈夫有一個缺點你就在紙上點一個點。”閨女點呀點呀,點了很多點,說這些都是丈夫的缺點。父親問:“除了上麵的點之外,你還看到了什麼?”閨女說紙上沒有別的東西了。父親說:“你換一個角度再看看。”

這時候閨女明白了,上麵除了點之外,還有那張紙上的所有空白——除了點之外,更多的是什麼,更多的是空白呀。

父親說:“那個空白的地方正代表著你丈夫的好處,比比看,是點多還是空白多呢?”受到父親的啟發,閨女果然想到丈夫還有許多優點。

在故事當中,這位父親就是用富蘭克林法勸慰並說服閨女的想法。很多時候,當某個人做錯事時,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說對方錯誤的話,對方都會有一種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意識,從而進行自我辯護或固執己見,而不接受你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