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表現出自己的意圖
使用激將法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表露自己的想法,否則容易使別人產生被利用的感覺。最好的辦法就是說些對對方有利或者能使對方的才華顯露出來的話,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預定目的。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說服周瑜貫徹“聯吳抗曹”的戰略時,運用的就是激將法,使周瑜心甘情願地接受了諸葛亮的要求。
諸葛亮在魯肅的引領下來見周瑜,出於禮貌,周瑜出門而迎,雙方寒暄過後,分賓主就座。此時,魯肅率先打開了話題,他對周瑜說:“目前曹操率領大軍南侵。我們是與曹操講和還是應戰?我們主公尚未決定下來,說要聽將軍您的意見,不知道將軍您作何打算呢?”
周瑜答著說:“曹操自命為天子,他的軍隊實力不可小視。我們絕不能輕敵啊。如果出軍應戰,失敗是必然結果,投靠曹操才能得到安穩。我意已決,來日見到主公,便當遣使納降。”
周瑜表麵上說要向曹操投降,實際上是在挑撥諸葛亮,希望諸葛亮來求他,以顯示他的威嚴。因此故意說些欺詐性的反話,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魯肅性格憨厚,沒有聽出周瑜的弦外音,大為驚異地說:“這種說法欠妥,江東的基業,已經曆了三世,怎麼能這麼輕易就被毀了呢?伯符臨終之前,把軍務大事托付給將軍您。如今出兵抗曹,正是維護江山社稷的時候,將軍怎麼能背信棄義呢?”
周瑜詭辯地說:“江東大郡,有無數百姓;如果發起了戰爭,百姓必然會埋怨我,所以,我才決定投降的。”
聽到周瑜這樣說,魯肅更著急了,爭辯說:“將軍所言不對,憑借將軍的英雄氣概和東吳的險固,即使曹操的勢力再大,也未必能稱心如意。”
此時,諸葛亮將他們二人的爭辯全部聽在耳裏,已胸有成竹,不禁微微發笑。
周瑜見狀,笑著問諸葛亮:“孔明先生笑什麼?”
諸葛亮說:“我不笑別人,隻是笑子敬不識時務。”
這句話,把老實憨厚的魯肅搞得稀裏糊塗,不知所雲,問:“先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笑我不識時籌?”
諸葛亮說:“周瑜打算向曹操投降,是非常合理的。”魯肅用疑惑的眼光看著諸葛亮,諸葛亮繼續說,“曹操善用兵,天下沒有人能阻擋他。以前隻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他對抗。可現如今這些人都已經被曹操爭取過去了,所以,天下就再也沒有人是曹操的對手了。也唯有劉備不識時務,硬要與曹操抗衡,如今落得孤軍奮戰,生死存亡還是個未知數。將軍此計不但可以確保妻子老小安全無恙,還可以過衣食無憂的富裕生活。至於國家的興衰存亡,就聽天由命了,這有什麼值得顧惜呢?”
諸葛亮的言外之意是在貶損周瑜,說他不敢與曹操對抗,不能稱得上是真英雄,隻是個貪圖虛榮、安逸,不惜犧牲國家利益來滿足自己私欲的小人。周瑜聽到諸葛亮這番話後,氣得難以忍受,自覺顏麵無光。但諸葛亮認為這麼做還不夠,又接著說:“我有一條妙計,不用帶著酒、印,也不必獻上金銀珠寶,隻派兩個使者過江,曹操看見此二人後,便能體會到你的投降之意,百萬之眾自然會卸甲卷旗而退。”
周瑜聽到這裏,不禁問道:“誰有如此大的本事,能使曹操退兵?”
諸葛亮說:“我曾經聽說曹操在漳河造了一個銅雀台,非常美麗壯觀,希望用天下的美女將其充實起來。曹操原本就是一個好色之徒,早就聽說江東喬公有兩個女兒,大的叫大喬,小的叫小喬,有驚天絕世的容貌。曹操曾就此發誓:‘生平一定要實現兩個願望,一是統一四海,成就大業;二是得到江東二喬,放在鍆雀台,以供晚年享樂。’現在,曹操的百萬大軍,在江南虎視眈眈,其目的就是為了得到‘二喬’罷了。將軍為什麼不去找喬公,重金買下這兩位美女,派人將她們送給曹操呢?曹操一旦得到這兩位美人,必然心滿意足,班師回朝。這可是範蠡獻西施的計策,為什麼不趕快效仿照辦呢?”
周瑜問:“你所說的話可有證據?”
諸葛亮繼續說:“曹操的小兒子曹植文才出眾,妙筆生花。曹操曾經命他為銅雀台做賦,賦中的意思是說,他的父親乃是天子,發誓要迎娶二喬。這首賦文辭華美,其中有幾句是:‘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風。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與之共……願斯台之永圓兮,樂終古而未央!’”
周瑜聽到此,勃然大怒,站起身指著北方大罵道:“老賊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