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聚緣散終有時 第100章 恭順帝大喜(1 / 1)

恭順帝命連勝把那白布呈上來,隻見白布上畫了一匹馬,馬上坐著一個穿著盔甲的將士,手裏拿著長槍,朝前刺去的姿勢。

這幅畫是何意?恭順帝沒看明白,想了想,以為離仲凱是想留在京城培養將士,又想了想,又看看畫麵,不對,這畫畫的不對,打仗時都是手持兵器站在地上打,哪有騎在馬上的道理?馬都是不上戰場的,也就是駝個人,駝個東西或拉車用,“咦?”恭順帝發現了這圖上的不尋常,這馬左右兩側都有馬鐙?

“離卿,看來你的玄機都在這幅畫裏了。”

“陛下英明。”

“來,眾位愛卿都傳著看看,都來猜上一猜。”

白布被一個個大臣傳閱著,文臣都看過後搖搖頭,隻有在武將手裏看的時間稍長些。

白布被轉了一圈又被重新放在皇帝的禦案上,“眾卿看出什麼了?”

太尉閔大人出列,“微臣隻看出,這是武將在馬上使槍法,這圖怪就怪在馬的兩側都有馬鐙。”其他武將也隨聲附和。

到得此時,還沒有人能看出那畫裏的玄機,而這玄機將會帶給祁澤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離卿,你也別賣關子了,說說吧!”

“陛下,微臣這次回來,是想請求陛下購買大量馬匹,組建一支騎兵,一支可以上戰場殺敵的騎兵。”

“上陣殺敵的騎兵?這馬上做人都很難平衡,又如何騎在馬上打仗?”

眾臣的議論聲響起來,子晏派係的大臣出來冷嘲熱諷,“離將軍這是在邊關呆的太久了,竟是異想天開起來。”

也有的大臣站出來說話,“這怎麼說是異想天開,還沒試過,怎知不行?你是上過戰場還是打過仗?”

“本官是沒打過仗,這點見識還是有的,那烏蘭可是被稱之為馬背上的民族,你見過他們幾時是在騎馬打仗的?”

又有大臣站出來,“烏蘭不行,你又怎知我祁澤不行。”

大臣們互相唇槍舌劍,都說自己的看法,氣氛一時有些劍拔弩張。

直到皇帝示意,大家才安靜下來,“看起來離卿對此事很有把握。”

“陛下,您仔細看一下畫圖,馬上的馬鐙是雙馬鐙,而所用的馬鞍叫高橋馬鞍。”

恭順帝又仔細看了看,隨後點頭,“卿仔細說。”

“陛下,隻需要多加一個馬鐙,再把普通馬鞍改成高橋馬鞍,人被包裹在馬鞍裏,馬鞍接觸馬身的部分也是按照馬身體的弧度製成,增加了馬奔跑起來的舒適感。雙腳再同時踩在馬鐙上,人便保持了平衡,腰借腿力,腿借腳力,便可以借力揮動武器,隻需要多加練習,便可人馬合一,到時騎兵衝入敵陣,那便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啊!”

恭順帝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突然一拍禦案,大喊了一聲,“好——妙啊!實在是妙啊!”

這時眾臣的議論聲又起,聲音也比剛剛大了,這時可就是一邊倒的局勢了。

再看子晏派係的一眾大臣都無力的看著子晏,子晏低著頭,正極力壓製著情緒,深呼吸,深呼吸,大勢已去,無可挽回,這次籌謀已久的全力一擊,一拳搗在了空處,無處使力,籌謀已久全打了水漂,心下空落落的,無力感襲來,甚至覺得自己在眾臣麵前丟了臉,馬上又想到,易州的軍權不能再丟了,必須掌控在手裏,否則,不但難堪,還於後續計劃不利……

恭順帝又問,“這雙馬鐙好理解,這高橋馬鞍是誰製作的?”

離仲凱又講了陛下賞給兒子離平安那匹夜照玉獅子上配帶的馬鞍。

朝堂之上恭順帝第一次毫不掩飾情緒的興奮著,禦史大夫興奮著,太尉興奮著,還有不少的大臣都意識到了這雙馬鐙帶來的將是什麼,一個馬鐙成本不高,可帶來的將是整個祁澤戰力的改變,不僅可以瞬間改變戰場上的局勢,說不定可以改寫祁澤的曆史……

太尉閔大人第一個從興奮中清醒過來,“陛下,這個雙馬鐙確實有巨大好處,但卻也極容易模仿,所以,微臣以為,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保密。”

“對,對對,閔愛卿說的很對,確實需要保密,到時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離卿,寡人準了你的奏請,你就暫時留在兵部,主抓騎兵事宜,治粟內史要全力支持。回頭離卿備好馬具到演練場演示一番。”到得此時,離仲凱的陽謀完勝子晏的陰謀。

散朝後,恭順帝走向禦書房的腳步都感覺輕快起來,“連勝啊!離仲凱也是個妙人啊!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