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啊,這在三國時期,就已經由後勤部隊了呢!
攻城時,曹操從小沛出發,帶著陶謙兒子前去;紀靈率眾從徐州之南出發,會師城下。
曹操讓陶謙兒子上前討要徐州。
陶謙兒子:“大耳賊,還我徐州!”
劉關張趙四人在城樓之上,不知如何作答,隻好說:“我任徐州牧,乃是朝廷旨意!”
曹操哈哈大笑,對著城樓上吼道:“天子在我許都,正是叫我前來剿滅你等逆賊,說是奉旨任徐州牧,旨意何在?”
劉備故作鎮靜:“孟德,你我也是舊識,我的為人,你還不清楚嗎?沒有天子詔令,我怎麼會自任徐州牧呢?”
曹操說:“玄德,你去把詔令取來我看!”
劉備安排趙子龍去取詔書,留關張二人護衛左右。
不一會兒功夫,詔書取了出來。
劉備以為,這樣曹操就會退兵了,在城樓上把詔書展示給眾人看。
此時,紀靈按捺不住了,請求出戰,說:“不管他什麼狗屁詔書,給末將五千兵,必定破城獻給主公!”
曹操製止,對劉備說:
“玄德,那你把詔書扔下來,我慢慢辨認真偽!”
劉備果然把詔書從城樓下丟了下來,陶謙兒子積極的過去撿起來詔書,過來遞給曹操,口裏說著:“請曹公眼看!”
曹操結果詔書,丟在一邊,對陶謙兒子切切私語了幾句,那人便超城樓下走去,大罵劉備:
“大耳賊,曹公說詔書是真的,但是你屠害我父親,我親眼可見,今天,曹公是來替我報仇的,徐州牧,你可以繼續做,但是殺父之仇,不可不報!”
劉備聽到這樣的話,覺得難免有一戰了,要關羽、張飛著急士兵,準備迎敵。
張飛看著陶謙兒子,明明沒有圖害陶謙老兒,卻非要汙蔑,彎弓射箭,將在城樓下的陶謙兒子射殺,這個消息傳到城裏的陶謙舊部耳朵裏。
關羽張飛二人前去召集士兵的時候,都見沒人響應,無奈之下,隻好帶著本部人馬,去城門口準備戰鬥。
劉備看著幾萬和一二千的士兵,完全是鮮明的對比,對關張趙三人說:“我們不必害著二千人的性命了,插滿旗幟,做做樣子,領兵撤退吧!”
三位猛將,不得戰鬥就要退步,憋屈壞了。不過既然是主公、大哥有令,也隻好照辦。
紀靈看出端倪來,請求出戰,曹操應允。
幾個時辰下來,徐州堅城即被攻破!劉家三兄弟及趙雲領兵敗走。
曹操任命曹仁為新的徐州統兵將軍,兼領徐州牧,總攬軍政大權!
曹操同時任命紀靈為副職,輔佐曹仁,紀靈大喜,跪拜!
罷了,在曹仁和紀靈耳邊都竊竊私語幾句,領兵回兗州休整和訓練去了。
紀靈投降的消息傳到袁術耳朵裏,袁術大罵紀靈是小人!氣得吐血,說十幾年的糧食當時喂豬了!引得朝堂之上,哈哈大笑!
又數日,傳聞紀靈在徐州屠殺百姓數十萬,泗水都流了幾個月依然是紅色的。
消息傳到兗州,荀彧詰難曹操說:“主公你用人不明,倒至血流成河!”
見曹操不說話,繼續發難:“要是傲隨在的話,再怎麼也會組織你安排紀靈任副都督的,是我無能,害苦了百姓。”
曹操這才回話:“文若,殺父之仇,豈可不報!培弟的確怕我因為要報殺父之仇,屠殺百姓,在給我的錦囊之中,交代過我,不過,我也聽了啊!”說完,把錦囊從衣袖裏取出來,遞給荀彧,打開之後,見上麵寫著:
“賢兄如晤,陶謙治郡素以仁義寬懷聞名於世,今日他命喪讓其子前來,其子亦可用;城破之後,萬念百姓無罪,切勿屠殺,喪失人心!”
荀彧呆呆的站著,曹操過來安慰說:“文若放心,禍水是不會流向我們這邊的!”
又數日,傳來軍報:“袁術北伐將軍紀靈城破之後屠殺百姓,被曹仁將軍斬殺!”
荀彧佩服的對曹操說:“公此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禦虎驅狼之計爾!”
軍報傳到袁紹耳朵裏,袁紹責怪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荒唐!
軍報傳到劉表耳朵裏,大罵袁術昏庸,用人不當,導致天下慘遭屠戮!
軍報傳到袁術耳朵裏,袁術大喜,說曹仁將軍為他除去叛將,可喜可賀,還說死了十幾萬的人,又可以省些糧食了!